返回家长无忧网首页
不要迷恋对孩子的“小控制”
浏览2051次  |  2014-06-24 03:51:35

    

 

 

 遗传学家高尔顿有一个比喻:

 

 一个人的成长,就像把树枝丢进河里。虽然中间会经历九曲十八弯,但大致的方向是不离主线的。

 

 这并非说教育不重要,而是强调教育并非万能。应该遵从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我看马云的自述。他曾经两次高考落榜。第三次实在没有脸皮继续读了,就去做搬运工这样的工作。在工作中,偶然看到小说《人生》,主人公对待命运的态度感染了他。于是又一次参加高考。终于考取。

 

 看过《人生》的搬运工应该不在少数,但只有为数不多的马云采取了行动。

 

 马云这样的人,就有一种力量在控制着他,即便人生中经历一些曲折,但那个大方向是不离主线的。

 

 许多家长不关注这根主线,整日盯在那些具体的小控制方面,丢西瓜,捡芝麻,疲于奔命,焦躁不堪。

 

 他的目光,主要盯在孩子之外的那些东西,那些看得见的东西。分数从99到了98分,他都要惶恐不已。但是,他从来不去仔细观察这个孩子本身。观察这个孩子的心智模式,能力偏好,性向特点。

 

 他不懂得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几乎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行为指南。不懂得能力偏好的形成,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他整天抱怨孩子,抱怨学校,抱怨社会,但从来不知道反思自己。他不懂得自己正是孩子发展的瓶颈。是孩子疲于奔命,能力却得不到发展的根源。

 

 我在去美国之前,对教育的威力并没有深刻认识。后来看到一个盲人,会几种乐器,有渊博的知识,那种风度魅力,让正常人都自叹不如,我折服了。

 

 对教育一定要心怀敬畏。对孩子一定要心怀谦卑。

 

 但我看到的往往正相反。太多对教育一知半解的人,整日对孩子指手画脚,粗制滥造。

 

 而你跟他谈哪怕一丁点教育规律,他都像刺猬一样,把你推开。

 

 劣质心智模式的家长,却总梦想着制造出大师级的人才。不能不说是痴人说梦。

 

 观察了太多的家长,最欠缺的三种品质:敬畏,谦卑,反思。而这三种品质欠缺的根源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劣质的心智模式。

 

 多年来劣质的教育,造就了劣质的心智模式。

 

 但,不能否认。优秀的家长越来越多。懂得敬畏、谦卑、反思的家长也越来越多。这是孩子的福分。这是我在这个领域中感到欣慰的动力之源。

 

(作者萧愚为教育界人士)

 


    所谓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人格特征,好的心智模式就是好的思维模式加好的人格特征,好的思维模式可以训练,好的人格特征则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来做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作者说我们作为家长的要对教育敬畏(尊重教育规律),对孩子谦卑(平等交流,甚至有时候要向孩子学习),对己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