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确的“输赢”观?
- 1
- 什么是“输”?何又为“赢”?如何定义“输赢”的概念?一次比赛输了,会让人生有什么不同?一次考试赢了,就能决定你的一生?我们一般都会看重生命中重要的东西,所以,“输赢”观其实跟我们如何定义生命的意义是息息相关的。
林丹当了十几次世界冠军,两次奥运冠军,他对输赢是有发言权的。林丹的评语也很耐人寻味:“看到了不同的状态,李云龙感觉输掉了比赛,仿佛人生的一切就结束了!这一点很让人担忧”。
谁给了李云龙这样的“输赢”观?我们剥丝抽茧,就会发现,剥到最后,是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了我们的“输赢”观!
中国队即便赢得了“最强大脑”的比赛,也改变不了中国“躯干型国家”的现实
- 2
- 当今世界,已经分化为“头脑型”国家和“躯干型”国家。“头脑型”国家创造并出口知识,从中获得巨大的财富;“躯干型”国家引进并使用知识,依靠加工生产获取微薄的利润。扪心自问,近两百年来,“中国大脑”,创造了什么知识?!做出了哪一个影响世界的发明?我们的饮用水据说50%不合格,水危机不知什么时候爆发;我们的天空雾霾蔽日,呼吸就像在吸毒,为什么?!中国有13亿多个“大脑”,按照自然规律也应该是世界上“最强大脑”,可为什么我们沦为“躯干型”国家?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的大脑哪里去了?!
中国教育反思——人人都是受害者!
- 3
- 中国教育——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这些虱子时刻都在吸吮着每一个中国孩子的鲜血!而我们身为孩子的家长,却用很多无力的借口让自己不去抗争,甚至自己一边心痛着孩子的受伤,一边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痛苦的虱子,一起来吸吮孩子的鲜血!我们愤怒痛骂中国教育输了——中国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快乐、让孩子输不起,仿佛中国教育是一只怪兽,是一只跟我们每一个人无关的怪兽!我们是可以谴责中国教育,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也是那只怪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明白,中国教育,人人都是受害者,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的子子孙孙!
如果我们要骂中国教育,我们是不是首先应该审视自己,我们有了什么行动来改变中国教育,让孩子不再成为受害者?!
中国式家长——要审视“爱”,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心灵!
- 4
- “爱”是什么?我们不管,也不去思考,但是,我们凭什么就觉得我们对孩子的“爱”是那么无私、那么正确的呢?我们有审视过自己对孩子的“爱”吗?我们有真正地去探究我们的“爱”带给孩子什么样的生命烙印吗?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那么无私而伟大的,为什么,我们很多孩子那么痛苦?为什么我们孩子的心灵如此脆弱?在父母严厉的眼光下,如此战战兢兢?!多少家长,以“爱”的名义在伤害孩子而不自知?!多少孩子又因为家长这种“不恰当的爱”而付出沉重的生命代价?!如果我们的“爱”不能让孩子的身体健康地成长;如果我们的“爱”不能让孩子思想独立地生长;如果我们的“爱”不能让孩子心灵自由地歌唱,我们凭什么还那么执着地将对孩子的“害”进行到底?!
十二岁的少年脸上应该写满快乐和阳光
- 5
- 安德烈这个来自亚平宁半岛的十二岁少年,清澈纯净,脸上写满了亚平宁半岛的灿烂阳光!他的微笑,他的眼泪,都让人动容。但是,更让人感动的是他单纯美好的心灵!十二岁的年龄,应该开始做美好的白日梦;追逐快乐的生活;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有时间在阳光下奔跑嬉戏,而不仅仅是在父母的要挟下痛苦地背书、做题……所以,对比之下,中国家长内心“刺痛”之余,是不是应该有所反思,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