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昨天(29日)发布5类儿童用品质量抽检结果,抽样合格率只有89.3%。其中,童鞋连续三年合格率较低,监管 标准落后,童车存在安全隐患,玩具维修遭遇尴尬。儿童用品质量问题频出,孩子的健康安全如何保障?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家长都会在这个时候为孩子购买新衣服,新书包等儿童用品,各大商场和专卖店的儿童专柜都热闹了起来,儿童用品的质量问题也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在陪孩子快乐过节的同时,各位家长们也要注意,您所购买的儿童产品质量是否过关?这些产品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危害您孩子的健康 呢?
5月27日到31日,国家质检总局集中展开儿童用品专项打假行动。以玩具、汽车儿童座椅、童装、童鞋、教辅用具等关系儿童健康安全的产品作为重点产品,以假冒伪劣和认证违法问题较多、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低的区域为重点区域,重点打击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 标、标识欺诈等严重质量违法行为。
此前,从去年11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展开了为期半年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在昨天召开的全国儿童用品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和纸尿裤等5类儿童用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3%。
这次质检总局一共抽查663家生产企业生产的674批次产品,经检验有72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3%,其中童车产品合格率较 低只有80.8%。抽查到的11个省市120家企业生产的120批次产品,经检验有23批次产品部合格。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儿童自行车的闸把强度,儿童三 轮车的机械强度,儿童推车的动态耐久性试验,婴儿学步车的动态强度,电动童车的制动性。此次抽查童鞋产品的合格率是84.9%,另外在抽查到的210个批 次童装中有20个批次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主要质量问题是纤维成份实测与明示名称不相符,PH值超出标准允许范围,纸尿裤的质量总体不错,65批次的纸尿裤 只有一个批次产品渗透性能不合格。
在这次抽查的结果中,童鞋的合格率是比较低的,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童鞋产品的质量实际上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关系,一双好的童鞋可以让孩子在走路、奔跑、蹦跳的时候感到舒适,并让孩子比较脆弱的足部得到充分的保护。反之,如果穿着不合脚或者质量不过关的童鞋,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另外,如果鞋子内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不但会导致皮肤过敏,严重的还会影响神经发育甚至有致癌的风险。曾有媒体报道,四川的一位学生,就因为穿了不合脚的皮鞋导致脚底出泡,最后得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童鞋的整体质量较差?家长为孩子选购童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记者在北京的一家批发市场随机购买了两双童鞋,送到了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员,专家察看后认为两双鞋的外包装上都没有童鞋执行的标准、童鞋材质等必要信息。同时存在异味大、小零件设计不科学,一旦脱落后容易被儿童误食等许多问题,记者电话联系了这两家童鞋生产企业。
记者:你们生产的童鞋是按照什么标准在生产。
负责人:标准怎么样?
记者:就是执行的什么标准吗?是执行的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
负责人:没什么国家标准,一双鞋袜有什么标准,小孩鞋有什么国家标准。
两家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对童鞋的生产标准不了解,专家表示由于生产童鞋门槛低,有很多都是作坊式的生产,不熟悉产品质量标准的情况并不少见。
童鞋生产门槛低,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和童鞋生产企业对国家标准的不熟悉,是童鞋质量不过关的首要原因。然而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在这次国家抽查到的童鞋产品中,不同企业产品外包装上明示的标准不一样,有些产品标识的是儿童皮鞋行业标准,有些产品标识的则是皮 鞋行业标准。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专家闫宏伟说,即使有专门的儿童皮鞋行业标准,有的企业也并不采用。
闫宏伟:材标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2008年以前根本就没有童鞋的产品标准,童鞋的生产只是参照成人鞋来做。2008年以后有了儿童鞋的产品标准,但是很多企业它不采用儿童鞋的产品标准。
有标准,为什么有的企业却不采用呢?记者查阅了这两项标准的详细内容,发现儿童皮鞋行业标准与皮鞋行业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健康安全指标。
儿童皮鞋标准与成人皮鞋标准最核心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健康安全指标,对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甲醛、六价铬等有害物质明确了限量要求,专家指出儿童长期穿着含过量甲醛的鞋,可引起皮炎、色斑、慢性中毒,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更是有致癌的危险,也正是因为增加了这些限量指标,同样的产品按照儿童皮鞋标准生产 的成本要高于按照皮鞋标准生产的。但是由于两个标准都属于推荐型标准不具有强制执行的功能,因此企业可以自由选择按照哪一个标准生产儿童皮鞋,监督抽查时只能按照企业明示的标准项目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虽然生产的是儿童皮鞋,但是你标识的是成人鞋标准。我们检测过程中按照儿童皮鞋标准的项目把偶氮、甲醛、六价铬都检验完全了以后,就即使这些项目不合格,也无法判定你这个产品不合格。
童鞋的生产成本高,而生产标准也不是强制执行的,可以让企业随便 U庋一来,许多企业趁机钻空子,不但鞋的质量无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也受到影响。这让一些为孩子选购皮鞋的家长担心,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如何判断鞋子的好坏?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副主任路华表示,童鞋的行业标准缺失影响了孩子的安全健康,更对中国整个制鞋行业带来了损失。
路华:我们的童鞋出去的时候,在国际上尤其在欧盟、在美国也遇到了很多技术型的贸易壁垒。里面一些质量物质会经常被查出来超标,然后一般都会进行产品召回,有的海关当场就销毁,对整个中国鞋的形象都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目前,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制定的《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已经完成了标准送审稿,送到了国家标准委,预计年底发布。这一规范将作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对儿童使用的皮鞋、拖凉鞋、旅游鞋等产品的性能做出要求,并把涉及安全健康性能的指标作为强制性条款,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除了童 鞋的抽检结果不理想,童车的产品合格率更是只有80%,是五类产品中合格率最低的。早在今年2月份,云南省质检部门在对儿童产品抽样检查时就发现,童车的质量令人堪忧。
通常婴儿的手指粗度介于5-12毫米之间,监测机构用2根直径为12毫米和5毫米的金属棍,来测试童车中儿童可触及范围内夹缝是否属于危险夹缝。
检测人员:夹缝容易伤及儿童的身体,夹缝过宽小孩的手指或者关节容易受伤。
一般情况下,婴儿车都是可以折叠的。在这次质量抽检过程中,车辆是否装有折叠锁定装置成为产品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车辆中装有这一装置,即使遇到颠簸或者障碍物,也不会出现车辆立刻收缩,挤压到孩子的情况。此外,童车的制动系统也是关系到童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比如儿童推车标准规 定,如果手把可以更换方向,那么车辆前后两端都应安装制动装置。而实际情况是,有一些童车只有一端安装了制动装置。专家说,如果这种推车在缓坡上使用,很可能导致推车自动前进或后退,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说完了童鞋、童车,我们再来关注儿童服装。童装是从孩子一出生就伴随孩子的伙伴,许多家长为了把 孩子打扮得漂亮可爱,不惜花重金给孩子买衣服,甚至还会买名牌童装。但是,家长们是否知道,给孩子买衣服时,最应该注意的是那些方面?我们先来听听家长们都是怎么说的?
家长:挑比较样子好看的。
记者:有考虑过它的安全问题吗?
家长:没考虑过。
家长:在幼儿园里,有时候躺着、睡觉摸着来回刮着,那些东西有卡子什么的,都容易划坏。
家长:主要是孩子喜欢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随着他心思买。
听得出来,部分家长只注重衣服的款式好看。但是,除了款式,衣服的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一些童装上的小细节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给孩子带来生命危险。不久前,在广东省就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儿童在打滑梯的时候发生了不幸。孩子穿的帽衫上有两条抽绳,在孩子打滑梯下落的时候,抽绳挂在了滑梯上,由 于抽绳打了结,导致孩子当场窒息,造成悲剧。在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童装消费指引》中,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特别的提示。来听记者报道。
消费指引中特别强调了7岁以下幼童,购买脖子或帽子上带有绳袋的童装一定要把绳带完全取下后再给孩子穿着。
检测人员:比如说颈部的绳带过长,有可能会对儿童造成窒息、勒住等等一些伤害。
指引归纳出了绳带、拉带三步查的方面,就是头颈部、腰背部、裤腿处逐步检查,处理掉绳带的方法。
此外,《童装消费指引》中还提示,一定要到正规经营场所购买童装;另外,尽量为孩子购买浅色,不含荧光增白剂、不含涂料印花的童装,不要购买经过抗皱处理的童装,不要购买刺激性气味很强的童装。新购买的童装最好洗涤后再穿。另外还必须查看儿童服装上的各种小配件如拉链、纽扣及各种装饰件是否牢 固,有没有锐利的边缘,尽量为幼童选择饰物少、特别是金属饰物少的服装。
今天《天天315》重点关注的内容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5类儿童用品质量抽检结果,合格率仅为89.3%。童鞋标准落后,童车存在安全隐患,玩具维修遭遇尴尬。本期天天315关注:儿童用品质量问题频出,孩子的健康安全如何保障?书包也是儿童用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可是,儿童书包的产品质量更加让人担心。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对儿童书包质量进行比较试验时发现,近五成的儿童书包不合格。
据了解,受检的35件样品由上海市消保委工作人员从当地七家商场超市以及专卖店随机购买,委托上海市皮革质量监督检验站对书报的震荡冲击性能、缝合强度、摩擦色牢度、甲醛、外观质量、配件、拉链耐用度、标志等八项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有16件样品的震荡冲击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这也是本次试验中问题最为突出的指标。
检测人员:震荡冲击性能的意思就是说书包在承受载荷和冲击时,反映的是书包整体的耐用性,就是一个书包有双肩背带,如果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书包经过试验双肩背带和书包的整体会发生断裂的现象,那我们建议厂家通过加强缝合牢度、更换相关的配件等措施来完善产品质量。
同时上海市消保委还提醒,六·一节临近,很多家长都会选择给孩子购买书包来当做节日礼物,希望家长在付款之前多留意书包的细节处,确保书包质量无误。
近年来,有关儿童产品质量的投诉也是在不断的增加。《天天315》曾经接到一起有关儿童木床质量问题的投诉。消费者张先生购买的好孩子木床,用 了不到两年,由于配件损坏,想要更换配件,然而漫长的等待后,客服说产品已经停产,配件也不生产,建议张先生用旧床折价换新床,旧床可以折价 300-400元,工作人员向张先生推荐一张价格1460元的木床,张先生随后到红孩子官网查询同一款木床的价格,是1090元,但工作人员坚持只能从他 手里买,不能以网上的价格购买。由此,张先生产生了几点疑问。一个是木床购买不到2年,配件却不生产,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还有一个是工作人员要求购买 1460元的床,但是同样一款木床在官网上的价格只有1090,这样算的话,张先生的旧床等于没有折价,一点也没有体现出以旧换新的折价政策,如果在网上 买还能够直接送货上门,这位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属于强制消费?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潘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这两部法都是第40条都明确规定了产品的生产者法定的修理和更换等义务,其中修理是必 须要有相应的配件支持的,否则修理是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法律虽然没有规定配件这么细密的地方,但是从法律本意上来推定,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应当提供必要的适当的配件来满足消费者这种修理的需求,否则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消费者购买了儿童玩具、木床或者其他产品的时候,时间不长,可是出了问题需要修理,但商家告诉你配件没有了,只能买新的。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潘圆:我觉得实际上违反了国家的规定,三包规定就是说很明确的,三包规定几天以内包退包换,包修两年或三年,包修的规定是在这个期限的过程中你要负责维修的,而且从产品的更新换代的角度上来讲,现在不管是木床还是其他这种系列的产品,很多配件都是公用的,很难说你这一个配件就 只配了这一个床。从厂家生产的角度上来讲,这样的话成本也太高了,这是一种托词,从企业的发展、品牌建设的角度上来讲,也对它未来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你一个床只用了两年,我们过去有一个年可能用十年八年,当然因为童床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孩子可能成长了两、三年以后就不用这个了,就换其他新的床了,但是 在这个期间,两、三年、三、五年你都使用不了,出了问题不能包修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所以我认为这是厂家的推辞,其实是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
儿童玩具是孩子最喜爱的玩伴,但是也是最容易损害的,所以记者调查发现,可以提供儿童玩具维修的服务网点基本是没有的,这让很多的家长是伤透了脑筋。
刘伟国的儿子今年六岁,从出生到现在,光给孩子买玩具,刘伟国就花了1千多元,看着这一箱的玩具不是少轮子,就是有破损。
刘伟国:像遥控飞机、遥控汽车,他玩的时候可能不注意有时候磕碰,弄坏了以后到处找地方修它修不了,买一个遥控器也是一百来块钱,几十块钱都是这样子,你说现在玩不了的,丢了也怪可惜的。
刘伟国告诉记者玩具坏了以后,他也找过销售商,
可玩具店一般只管卖不管修,只有那些质量原因造成的问题他们才会返厂维修,对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玩具店是既修不了,也不愿意修。
刘伟国:像这种玩具,他们说没时间修。
通过和维修人员的交流记者了解到,玩具因价格差异大,没有相应的维修收费标准。收高了顾客觉得不如买个新的,收低了,维修人员觉得还不够辛苦费,所以很多人都只好选择放弃维修。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潘圆:如果说是人为损坏的话,商家和厂家是不是应该予以维修这个问题,一般来说这首先要看双方是否有法定的规定,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其次有没有和我们的经营者有和消费者有明确的约定,比如说在产品说明书上,或者保修卡上有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承担保修、包换或者包退这种相关的 责任。这是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有关售后服务义务中的一些明确的规定。同时依据我们国家的循环经济法来说,相关老的物品如果能够投入新的运营本 身,对我们国家这么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的国家来说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商家基于它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