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家园联盟 > 幼小衔接班火爆背后之忧思
幼小衔接班火爆背后之忧思
1506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7-19 | 作者:来源于人民网
导读:很快就有一批本该升入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也提前结束了幼儿园生活,背着书包进入了幼小衔接班。记者调查发现,秋季学前班的名额上半年就已报满,甚至要提前一年报名,而月均2000多元的学费也未能挡住家长追捧的脚步。

 

  幼小衔接班费用高且报名难,家长还是趋之若鹜,这种情况,从小处看,暴露了家长害怕孩子在人生赛场上落后的心理焦灼,宏观层面则体现了教育功利化带来的不容忽视的负效应。教育从来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效果似乎并不乐观。教育领域忽视素质培养、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道德教育弱化等“N宗罪经常为社会诟病,也是令人难堪的事实。

  但是,教育有病,板子不能仅仅打在学校和家长的身上。在整个教育领域尤其是初等教育超负荷发展的情况下,学校和家长若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会在激烈的竞争吃亏,学校招不到学生,孩子则成绩落后。就像报道中提到的,女儿告诉我,好多题都不会,试卷上有问‘135后面跟什么数字,还有‘15+16等于多少,还要认一些汉字。她考完后眼泪汪汪地说,妈妈,我手指头掰不过来,我要考零蛋了。听这话我这心里难受得跟刀绞一样。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许多家长不得不硬着头皮送孩子进行超前教育,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高强度的超前教育,或许会暂时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但由此暴露的学生体质下降、自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差,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幼小衔接班的火爆,幼儿园小学化的拔高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功利化思潮入侵教育领域的例证。作为人力资源流动、个人上升的主要渠道之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取得好成绩,上个好学校,未来有个好前途,虽说无可厚非,但社会功利化思潮的侵蚀却不可小觑。摒弃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罔顾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一味在提升学生成绩方面花心思,难免把教育拖向歧路。

  基础教育难度大,高等教育水平低,教育暴露出来的诸多软肋,一定程度上成为遏制社会发展的软肋。对照国外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基础教育方面似乎占优势,成果自然也就比国外同期教育要丰硕。吊诡的是,随着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发展似乎后劲不足,这从国内高等院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可见一斑。反观国外,基础教育过程中充分释放少年儿童的活泼自由的天性和别出心裁的创造萌芽,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随着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创造力逐渐迸射,不但没有落后,反而遥遥领先。两种教育模式的巨大反差,不能不让人深思。

  幼小衔接班火爆引发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素质教育实施难等教育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妥善解决这个难题,除了需要教育十二五规划之类的顶层设计之外,更需要凝聚尊重教育规律、坚守正确价值导向、塑造健全人格的社会共识,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教育发展之路。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