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活动 > 男孩女孩三岁看大
男孩女孩三岁看大
1040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7-22 | 作者:来源于中国早教网
导读:女孩子的生理发育各方面都比男孩子早,尤其是女孩子手的小肌肉群灵活协调的发展,这一优势让男孩儿显得毛手毛脚,而女孩子灵巧的手就会在许多方面大显身手。 

 

孩子长到3岁,性别差异初见端倪。对于3岁大的男孩、女孩,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和培养呢?下面讲的几种典型情况,给父母作个参考。 

巧手女孩 

女孩子的生理发育各方面都比男孩子早,尤其是女孩子手的小肌肉群灵活协调的发展,这一优势让男孩儿显得毛手毛脚,而女孩子灵巧的手就会在许多方面大显身手。 

巧绘丹青:3岁的女孩子能够自如地握住画笔,能够按自己的意图画出喜欢的动物、花、草、小房子等。女孩子一般对色彩比较敏感,色彩搭配协调,着色均匀细腻,画出的图画较之男孩子更容易受到成人的夸奖。这种积极的暗示,强化了女孩绘画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经常看见小女孩安安静静地在画本上创作。 

父母应该为3岁的女儿准备好彩笔。需要强调的是,尽量给孩子准备好一些大的纸张,铺在地上或放在桌椅面上,让孩子尽情挥毫。在国外,孩子拥有自己房间,许多父母允许孩子在墙上,地上作画,有的父母在搬家的时候感到非常遗憾,因为无法将女儿的地画带走。 

穿针引线:女孩子对针线,细小线绳也是情有独钟,有的女孩儿会在一边观看妈妈织毛衣,做针线活,有机会也找些碎布织织缝缝。父母不必担心孩子被针扎坏,只要告诉孩子针的用法,孩子自然会小心的。 

如果你的孩子对针线感兴趣,建议你给孩子准备一个巧手篮,放一些不用的布头儿或者毛线,用来给小娃娃缝制新衣,当你看到一个3岁的小女孩,一手拿针,一手拿线,略微眯着眼睛穿针引线的情景,一定会觉得生活情趣盎然。 

你可以给女儿准备一些小钮扣或是小珠子,再准备一些彩色的线绳,孩子会坐下来将一颗颗小珠子穿起来,制成美丽的项链。有一位小朋友每天一到幼儿园直奔珠珠篮,一坐就是半天,聚精会神,一颗一颗穿上美丽的小珠珠,离园回家时,带着当天亲手穿好的项链送给妈妈,妈妈因为自豪而变得更加漂亮。 

除了画画,玩针线,女孩子还喜欢模仿妈妈做家务,比如学着妈妈的样子扫地、抹桌子,尽管有时做的不尽如人意,但父母不要因为怕麻烦而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多看、多做、多练。让孩子的双手更灵巧。 

佐罗男孩 

与女孩相比,3岁的男孩更喜欢那些粗线条的大幅度运动,喜欢舞枪弄棒。 

仗义执侠,保护弱小:男孩喜欢枪棒,相互追逐打闹,让人觉得没有消停的时候,总是跑来跑去。幼儿园里常会碰到女孩子们抱着娃娃过家家,男孩儿们却是一路追杀,所到之处一塌胡涂,气得女孩子们直哭,老师或父母可以给男孩子们讲佐罗的故事,给渗透孩子爱护溺小,帮助他人的观念。 

强健身体,增加体能:佐罗男子汉既要充满爱心,又要身强力壮,这样才能更好地关爱弱小,鼓励孩子多做户外活动,带领他坚持每天锻炼,强身健体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毅力,利用男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多多参加各种活动:游泳、溜旱冰、骑自行车等,邀请其他的小朋友和父母一同到郊外走走也是一个好主意。 

长得不一样:3岁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观察力与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他们用好奇的眼睛审视世界,并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其中让父母觉得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有关的问题。 

在回答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自身一定要放松——因为孩子根本就没有性意识,切不可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

其次是了解孩子发问的背景——孩子是无所不问的,有关性的问题只是其中之一。父母坦然相对就是了。 

第三,回答问题时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直白、简单、明确。例如孩子问:为什么爸爸站着上厕所,而妈妈蹲着上厕所?妈妈可以回答:因为爸爸和妈妈不一样啊!你看爸爸声音粗,妈妈声音细,爸爸力气大……” 

突出个性:女孩子手的灵活性较好,但我们又会发现,著名的眼科医生,操作精细手术的大多是男性。其实,男孩和女孩存在性别差异,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差异程式化。有的父母简单地认为女孩子就该是文静、稳重,不能拿着棍棒挥舞;男孩子则应该大胆、阳刚,看到男孩子拿着洋娃娃简直难以忍受。用这种条条框框来衡量孩子,会束缚孩子们的个性发展。 

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孩子具有独特的个性,要与众不同,让孩子懂得我是独一无二的。男孩和女孩在性别差异上的表现是分阶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出现差别、吻合的波动。所以,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时候,应该多注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如果女孩子对数字感兴趣,就应对她多多鼓励,而不是朝她灌输女孩笨,学不好数学的观念。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3岁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将会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