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性格心理 > 父母如何提防孩子的占有欲膨胀
父母如何提防孩子的占有欲膨胀
1516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1-14 | 作者:来源于育儿网
导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孩子往往要先形成自我意识,然后才能由己及人,从“我”出发,慢慢知道有“你”、有“他”、有别人。

 

  2岁左右的萌萌漂亮又可爱,妈妈的朋友们可喜欢她了,每次吃饭聚会都会让妈妈把小萌萌带上。4大家都争着抱她,逗她玩,送她小礼物。不过萌萌可不是什么礼物都照单全收的,有些礼物她不喜欢,有些礼物她爱不释手,有时还抢着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有一次朋友婚礼,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礼物:可是萌萌看上了另一个小朋友的小熊玩具,虽然她自己已经得到了一个比她还高的大白兔。但是萌萌就是不喜欢,就是想要那个小熊。还好那个孩子有8岁了,在他妈妈的劝说下,和小妹妹换了礼物,才皆大欢喜。

  妈妈也会跟萌萌的爸爸说,“萌萌现在长大了些,也好像自私了些。她怎么到哪里都要这个要那个,以前她可不是这样的”。以前萌萌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孩子椅上,吃妈妈给她小碗里添的菜。现在她不停地要吃自己喜欢的菜,刚吃完一口,就说“要吃那个,萌萌要吃那个,我要吃那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孩子往往要先形成自我意识,然后才能由己及人,从“我”出发,慢慢知道有“你”、有“他”、有别人。这也是符合认识论的。可以说,自我意识的奠定,直接影响孩子和外界的关系。因而,孩子的独占行为,其实是孩子认识自我的必经阶段,与“自私自利”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

  因此,当父母遇到孩子独占玩具或者抢夺别人的东西时,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觉得孩子品行有问题。但是还有另一种独占行为父母需要注意到,那就是孩子特别不允许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父爱和母爱。这种情况常常让父母开怀大笑,觉得孩子需要自己、很爱自己,而忽略了其隐含的心理。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孩子在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在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开始的阶段,总有强烈的排他性,当自我意识确立之后,才会有包容性,才会接受他物。第二,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不愿意和别的孩子分享父母的关爱。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第三,孩子占有欲强烈,形成了自私自利的个性。

虽然专家指出,这种占有欲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通过教育,“以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淡薄,这种占有欲会逐渐地减少或消失。不过,如果受到持续强化,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则会有不利影响,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冷酷。这也是父母必须重视的地方,切不可掉以轻心。

  现在就“占有欲”展开讨论。日常生活中,诸加争吃的穿的用的,争宠等等,屡见不鲜。孩子幼小,以个体活动为主,尚分不清自己和客体的区别,这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有关。当孩子头脑中有了“我的”、“你的”、“他的”概念,意识到“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个现实时,孩子的占有欲就会变得强烈。换言之,区分孩子占有欲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要看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否建立。有些父母对这一问题认识比较模糊,容易将孩子的占有欲简单地归结为自私心理,这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而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父母要注意到,当孩子的自我意识确立后,再出现争抢行为,就要及时给孩子疏导。首先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占有的欲望;其次可以让孩子经常与伙伴一起玩,体会分享的快乐;再次父母要给孩子以适当的满足,不能粗暴地拒绝或者一味地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抑制孩子的占有欲。

  总之,孩子的占有欲是伴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确立的正常现象。当然,对于那些占有欲特别明显和强烈的孩子,父母应认真分析原因,杜绝孩子形成极端的自私性格。

  当孩子说“我要,我的”之类的话时,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确立,这个时候是给予孩子更多“营养”的好时候。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好的、坏的性格都特别容易建立。所以父母这个时候应该尽量帮助孩子挖掘良性因素,形成好的性格。另外,自我意识的确立总是伴随着自私现象,父母要特别注意尺度的把握,别让孩子自我过了头,养成自私的性格。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