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疾病 > “肠病毒”最易袭击5岁以下幼儿
“肠病毒”最易袭击5岁以下幼儿
1362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9-02 | 作者:来源于大河网-河南商报
导读:日前有消息称,台湾很多孩子遭受了肠病毒侵扰,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关注。那么,究竟肠病毒的危害有哪些?家长又该如何防范呢?

 

  日前有消息称,台湾很多孩子遭受了肠病毒侵扰,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关注。那么,究竟肠病毒的危害有哪些?家长又该如何防范呢?

  误区

  究竟啥是肠病毒

  说起肠病毒,很多家长都会以为是引发肠胃疾病的病毒,其实肠病毒绝对没有人们想得那么简单。

  实际上,肠病毒是一群病毒的总称,包括小儿麻痹病毒三型、克沙奇A病毒23型、克沙奇B病毒6型、伊科病毒31型、肠病毒68-71型,共67种类型。由于这些病毒都栖息于人体消化道,在生化特性、流行病学及致病原因上也具有共同点而被归纳在一起。

  肠病毒引发的疾病十分广泛,不同型的病毒可能会有相同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而心肌炎、心包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肢体麻痹症候群是属于较严重的疾病。

  误区

  家长要注意些啥

  1.初期症状似感冒,家长易忽视

  郑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小芹介绍,很多感染肠病毒的孩子,初期症状跟呼吸道感染很相似,因此很多家长都会以为孩子是感冒了,并不在意,因而延误了治疗。

  比如肠病毒71型以手足口症居多,患儿口内、手脚会长疹子,有些患者的疹子会长在腹部、臀部上方,而且疹子比较小,喉咙破的情形也并不严重,所以刚开始家长大都会以为是一般感冒,再加上孩子表达不清,没有发烧症状,就容易被忽视。

  因此,家长要特别留意感染初期的征兆,如出现持续呕吐或明显嗜睡,意识不清或胡言乱语,持续发烧等等,就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并尽快接受适当的治疗。

  2.5岁以下幼儿是高发人群

  肠病毒是会传染的,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粪便等,通过胃肠道感染,有时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是春夏和夏秋季,5岁以下的幼儿最易感染。李小芹介绍,一种肠病毒感染后不能终生免疫,幼儿有可能一年发生23次肠病毒感染。

  对于肠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绝大多数轻症患者不用住院,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可痊愈。家长要鼓励孩子多饮水,多休息,进食应注意多食用凉稀饭、牛奶、豆花、蛋羹等。对于体温较高的孩子可适当降低室温,或采用温水拭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体温过高者可用少量退烧药。

  3.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

  李小芹介绍,目前肠病毒中只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通过疫苗预防,其他肠病毒的预防主要依靠勤洗手。

  幼儿园要经常对儿童玩具进行消毒,注意饮食卫生,餐具要煮沸消毒。孩子的被褥和衣服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经常在阳光下晾晒,注意室内通风。

  肠病毒在20℃的温度下,可存活超过24小时之久,所以公共场所的任何物品都可能存在感染危机,因此,肠病毒流行期间尽可能不要带婴幼儿到公共场所。

  对于已经感染肠病毒的孩子,除了及时治疗外,最好让孩子在家休息,以免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学传染给其他孩童。此外,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孩子饮食要营养,适量运动,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