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家园联盟 > 宝宝初入园 遭遇交友困难咋办
宝宝初入园 遭遇交友困难咋办
1516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9-06 | 作者:来源于pcbaby
导读:宝宝上幼儿园了,但老师说宝宝总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玩积木,不喜欢参与集体游戏。幼儿园本是孩子们最早的社交圈,在这里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建立友谊,但是宝宝入园遇到各种交友困难怎么办?

 

  入园之后,有的宝宝没多久就完全适应了,可有些宝宝,入园都好几个月了,还是孤独的样子,没有好朋友。其实让宝宝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感受到幼儿园带给他的快乐,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宝宝学会和小朋友交往,才能体会到同伴交往的乐趣。宝宝学会如何与老师交往和沟通,才能形成更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与小朋友、老师友好相处的宝宝就会更喜欢幼儿园了。

  但宝宝在幼儿园交朋友,总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们逐一为家长们解答吧!希望通过小故事给家长们一些启发。

  1、不合群的小孤单

  一岁前的丁丁肥嘟嘟的,见人就笑,很讨人喜爱。满以为他会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没想到到了两岁,丁丁却越来越沉静,总是喜欢躲在爸妈和爷爷奶奶身边,不愿参加同龄小朋友的游戏,对人家给他的新鲜玩具也不敢伸手去拿。

怎么办:培养孩子合群,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从小生活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孩子们会逐步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

  2现宝宝讨人厌

  有的孩子知道的知识可能比较多,他老是问很多问题,老是特别活跃。怕他上课老是爱表现,老师又讨厌他,这样的孩子是不是要收敛一点?

  怎么办: 长可以告诉孩子,大家都要说,一个轮一个的说,们听听别的小朋友怎么说。这就是幼儿园。为什么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一个重要阶段呢?只有在和群体在一起的时候,他才能够切切实实地懂得什么叫做轮流,什么叫做等待。

  3、圈子小,朋友少

  今天小文生病没来,我自己一个人玩。我画了一张问候卡给他喔!”有些孩子是领袖型或万人迷,人气指数超级高,但也有些孩子只跟特定的孩子玩。大部分爸妈总是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朋友,不要只跟几个人在一起。其实,只有少数玩伴的孩子,也许才能交到真心的好朋友,甚至是从小到大持续往来的朋友,成为一种安定心灵的力量。

  怎么办:只跟少数人作好朋友的孩子,爸妈可以观察孩子之间具备哪些特质。例如:都喜欢玩拼图、下棋;有没有欠缺什么?例如:不喜欢运动游戏,这时就要找机会培养新的兴趣和能力,增加和其它不同特质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对于有时喜欢独处的孩子,爸妈都应该欣喜,因为能够独处,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4、吵架了互不理睬

  今天玩扮家酒,没让安安当公主,她就生气不跟玩了。她还骂我最讨厌!明明是好朋友,却可能因为一时的行为而吵架。有些孩子会因此伤心、难过,有些会另结新欢,大多数孩子在小小年纪倒不会记仇吵到底,有时争吵完后,因为下一个活动是彼此都喜欢的,又慢慢玩在一起了。擅长表达的孩子可能还会说:那你下次不可以那样骂我!

  怎么办:和朋友争吵,心里一定难受。爸妈可以表达自己理解孩子难过的想法,例如:吵架真不好玩!同时要帮助孩子理清两人在吵什么?千万不要代替他决定还要不要交这个朋友。如果孩子在吵架后一直被拒绝,觉得很沮丧,就需要先重建他对自己的肯定,然后才做下一步的沟通。

  5、我交不到朋友!

  我不要去学校,都没有人跟我玩。这是孩子不肯上学常见的理由。新入园的小朋友如果个性比较内向或哭,就不容易很快融入群体中。也有一些孩子是长期都抱怨没有朋友,可就牵涉到孩子的特质、行为了。

  怎么办:先了解孩子背后的问题,例如:是每天都没有朋友一起玩,还是只有某一天;趁着接送孩子时,听听别人眼中的他是怎样的小朋友。孩子打扮干干净净、学会一种拿手游戏、练习说:我也要玩。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