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幼儿成长百科 > 孩子生长发育过缓应对症治疗
孩子生长发育过缓应对症治疗
1398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9-09 | 作者:来源于东方今报
导读:每年夏秋季,都是儿童、青少年就诊的高峰期,各大医院除了眼科、口腔科、外科等科室就诊量增加外,变化最明显的是生长发育门诊就诊量激增。

 

  每年夏秋季,都是儿童、青少年就诊的高峰期,各大医院除了眼科、口腔科、外科等科室就诊量增加外,变化最明显的是生长发育门诊就诊量激增。记者从郑州市儿童医院了解到,暑期以来内分泌科门诊量增长30%,仅8月份门诊接待来自全省各地患儿接近4000人次,最高一天接近200人次,60%的孩子是因为肥胖和矮小就诊。家长最关心的便是孩子长个问题,每天都有好几十名家长领着个矮孩子,要求打生长激素给孩子增高

  144cm大学生

  要求打生长激素增高

  郑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室主任医师卫海燕告诉记者,暑期忙着增高的孩子各年龄段都有,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在校生都会前来咨询,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错过了增长的最佳时期,个头停留在1.4米或者1.5米。

  医生,给我打生长激素,我想再长高点。”17岁的小丽(化名)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室苦苦哀求,死活要求专家给打针长个。已经是大学生的小丽今年144cm,矮个头让她自卑敏感,因为害怕别人的议论和嘲笑,不敢参加公共活动。看到同寝室的女孩一个个都有男友,而自己没有人青睐,很是伤心,想尽一切办法增高。

  家长大意    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期

  孩子再长高的可能性非常小,虽然才14岁,但来月经已经有三年半了,骨骼发育程度相当于成年人,这种情况打生长激素有点晚了,效果不佳。”816日上午,听到专家的诊断,南阳的张先生后悔极了,14岁的闺女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张先生长得人高马大,180cm的个头,他想当然地认为闺女也会遗传自己的基因,成为一位个子高挑的女孩。我爱人个头只有160cm,但我们也没当回事,认为闺女早晚都会长高。张先生悔不当初,看到孩子比同龄人要低,隐隐觉得不安,但是还是粗心大意了。中招考试后,在闺女的强烈要求下,张先生夫妇才带着她来就诊,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生长发育过缓应对症治疗

  孩子个头是家长很关心的问题,但是还有不少粗心或者缺乏医学常识的家长,让孩子错过了长个治疗最佳时间。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内分泌异常、营养等,需要通过正规的检查、检测手段找出病因。并不是所有长不高的孩子都缺乏生长激素。家长不要轻易听信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建议,给孩子滥用生长激素,这样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治疗。

  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要对症治疗,不是简单地打生长激素就会增高的。卫海燕提醒,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有标准参考,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同龄孩子的比较,大致判断自己孩子是否属于生长缓慢,如果孩子个头一直在班里最矮的前3名,应多加注意,及时干预,别让孩子错过最佳生长期。

  测骨龄有助于判断身高增长潜力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生田晨光说,骨龄和儿童身高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根据当前的骨龄,就可以预测出还可能长多高。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少年儿童的四肢长骨,只有骨干部分比较硬,两端则由软骨组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软骨会出现一个骨化中心,软骨也会逐渐变硬生长扩展,人的身高也就逐渐增加。所以说,人的高矮与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关系,要紧握住骨骼的发育,达到增高目的。

  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人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它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还可以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在性早熟、矮小症等内分泌疾病诊断中至关重要。

  预测时,要求输入当前身高和骨龄,女孩还要输入是否已经来例假。然后采用不同的预测公式计算成年后身高。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