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家园联盟 > 用《孙子兵法》教儿子
用《孙子兵法》教儿子
1112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1-14 | 作者: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导读:《孙子兵法》里有很多用兵对阵的智慧,对教育孩子也有参考意义。比如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靠武力靠棍棒打出来的孩子,就等于打仗时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攻下城墙一样,虽然胜利了,但代价也很高。

 

  教育子女是最难的事情。下属不听话,可以辞退;领导合不来,可以辞职;朋友不投缘,可以绝交;客户难伺候,可以不做这单生意;对政府意见大,了不起出国。只有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是没有办法的,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无论身体健康与否,无论人品好坏,都断不了这层血缘关系,没有办法辞退,没有办法逃避。何况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个教育界的老前辈说过,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孩子教育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成功,失败了也是百分之百失败,因为分子分母都是一,别无选择,只能面对。

  教育子女难在典型的不对称,如果和孩子开战,你输了是输,孩子输了你也一样输,所以家长没有赢的希望,只有和棋才是双赢,所以很多事业成功的人士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不成功,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件事情的难度。其实教育孩子比对付客户、摆平上级、打败竞争对手都要复杂,而且是典型的持久战,要考验家长的智慧和耐力。

《孙子兵法》里有很多用兵对阵的智慧,对教育孩子也有参考意义。比如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靠武力靠棍棒打出来的孩子,就等于打仗时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攻下城墙一样,虽然胜利了,但代价也很高。解放战争的时候,北京市能和平解放,少死了多少人,保护了多少文化遗产,这是上兵伐谋的胜利,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比起炮火连天杀声动地牺牲成千上万生命拿下来,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所以家长就算百战百胜,每次都打得孩子服服帖帖,在孙子兵法的理论里是非善之善者也,仅次于打败仗。对孩子上兵伐谋需要智慧和沟通能力,当然还需要父爱母爱。我跟儿子有什么不同意见,一定是想办法沟通解决,在他上小学之前有时候讲道理讲不通,偶尔采用过伐兵攻城的武力办法,孩子上学以后已经可以讲道理了,就一直用伐谋伐交方式解决问题了。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想教他一个道理,直接讲他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不一定听,但讲一个故事然后一起分析道理,他觉得道理是自己分析领悟出来的,不但理解深刻很多,也容易记住,会成为他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这就是伐谋。有些话我说了他不一定听,和他的班主任多沟通,让他的老师跟他说,就容易听进去,这就是伐交

  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不一样,用对付3岁孩子的办法对付10岁的孩子显然不行,所以保持和孩子的持续沟通,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才能把握好每个阶段的沟通策略,这正是《孙子兵法》里最关键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

  我以前有对朋友夫妇,从北方到海南闯天下,把两岁的孩子留给爷爷奶奶,过了3年多他们在海南发展很成功,有房有车有社会地位。事业有成了,把孩子接了过来,结果发现儿子已经完全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样子,不听话又不讲理,逼急了狠打他,打完了一家三口一起哭。刚好我一家人去海南旅游,顺便去看望他们。一听这个情况,我说先让他们配合我做个试验,看结果再说。我问朋友最失望的是什么,他说儿子笨,很简单的算术加法就是教不会,我说就从这里开始。我儿子比他儿子小半岁,我让我儿子教他小孩,结果一教就会,学得非常快,把朋友两口子看得不相信。朋友又说孩子胆子小,带他进儿童充气玩具城,害怕得哪里都不敢去,我说我们再去一次,但大人一个都不进去,就让两个孩子自己进去玩,结果他儿子哪里都敢去,特别勇敢。

  我朋友很惊讶,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说你儿子太小,他说不出来,其实是你们丢下他3年没见,他心里有怨气,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表现为一种特别的抗拒,你们教什么他都学不会,你们期望他什么他都不配合。只有你们慢慢化解他心里的怨气,他才会恢复正常心理,你们急了打他反而加重了他的逆反。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实是不懂孩子的心理,也许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孩子的任性怪异等表现一定是有他的根源的。我朋友是典型的知己不知彼,对孩子的心理和需求不了解,所以出问题。

  南怀瑾说《孙子兵法》的精要在于一个字,如同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山下的人都很恐惧,当巨石落地,小孩都可在上面撒尿,一点用都没有,所以用兵也好,事业也好,最重要。我觉得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如何让孩子形成有利的,如同将石块搬到山顶,从上往下滚就非常容易,而将石头往上推则很难。只要孩子自身修炼到够优秀,让工作来找他,让女孩子来喜欢他,顺势而下势不可当,自然事业爱情都会很顺利。学习和修炼的过程就是造的过程。

  《孙子兵法》说以正和,以奇胜,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出发点要正,方法可以出奇一点巧妙一点,教育出来的孩子人品很正,能力出奇,做人很正,做事出奇,奇正结合奥妙无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汲取一些精华用来教育和培养孩子,本身也是一种传承。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