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性格心理 > 送礼心理 幼儿园也有社交
送礼心理 幼儿园也有社交
946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2-01 | 作者:来源于摇篮网
导读:春节临近,许多孩子热衷为小伙伴准备小礼物。一名小朋友告诉笔者,要给老师和每名同学都买一份礼物,不然的话“小朋友不喜欢我了”。为什么要送礼物?送什么会更好?如何引导小朋友送礼物并从中学到知识?父母对此都有什么意见?

 

  礼尚往来增进小朋友感情

  家长张先生表示赞成孩子之间相互送礼物,因为这可以让他交到朋友,有助培养开朗性格。另外,孩子自己挑礼物、送礼物,可以让他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体会友谊和同窗之情。

  刺激攀比浪费时间和金钱

  李女士的女儿要给全班四十多名同学和任课老师买礼物。虽然送的贺卡不贵,但不实用,既浪费钱又浪费精力。李女士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学会送礼,助长了攀比之风,让幼小心灵过早受到物质影响。

  专家观点:

  相互间送礼物并不是大人专利,小朋友们也面临这样的社交礼仪。小朋友之间交换小礼物是正常的,如橡皮、铅笔、书本等,可以联络感情又不至于造成经济负担。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非常单纯、美好的,并不是收到贵重的礼物就一定会开心。孩子们往往会因为收到一些简单的但是是小伙伴亲手制作的礼物而开心不已,一张自制卡片、一幅画、一条手链等等,通过礼物传达的被认可的友情才是孩子们真正的内心需求。

  在送礼物时,家长和老师需要给孩子灌输平等交往的观念,千万不要给孩子造成错觉,以为送礼物就可以让自己更受欢迎,从小养成爱挥霍、爱炫耀的毛病。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