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家园联盟 > 小小绅士淑女 从小学会讲礼仪
小小绅士淑女 从小学会讲礼仪
1073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2-06 | 作者:来源于pcbaby
导读:很多家庭中,客人来时,有的孩子很兴奋、有的孩子对客人态度冷漠,而有的则躲在一旁,表现得拘谨、胆小。或者就是不肯称呼别人,让别人觉得你家小孩没礼貌……那么,怎么才能让宝宝变得彬彬有礼、从容大方呢?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重视礼仪和规矩,在与人交往中,常常因此而发生误会和摩擦。而在亲朋好友眼里,不守规矩和礼仪的孩子也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所以,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最基本的礼仪常识,那么,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礼仪呢?下面有几点建议可供父母参考。

  1—2周岁:基本礼仪

  不同年龄礼仪教育要点

  教育要点:

  1、学说谢谢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学说话了,速度之快令人吃惊。所以,父母务必在他那不断膨胀的词库里加上谢谢。每当他要点心或玩具时,父母就可以提示他说这些礼貌用语。

  2、问候大家:让孩子学说你好再见相当容易。简单地教育后,大多数一二岁的孩子都能地说出这些基本问候语。

  3、学会分享:引导孩子领会分享的涵义。最好的方法是:给他两件相似的玩具,然后从他手中拿去一件,交给别的小朋友。如果只有一件玩具,难以摆平,应该对他说:现在轮到别的小朋友玩了,等他玩好了你再玩。我们先做另一个游戏。

  4、饭桌上的交流:这个年龄的孩子显然还不适合教授餐桌礼仪,2岁的孩子甚至很难坐下来吃饭,但你可以给他打打基础了。如果孩子坐在高高的宝宝椅上吃饭,你应把他降到桌边,让他感受饭桌的氛围。不少宝宝爱模仿大人摆弄汤勺或筷子,那就提供一些儿童餐具,让他试试。

  3—5周岁:创造社交情景

  3岁的孩子差不多该初出茅庐进入他的社交圈了。他们上幼儿园、探亲访友、去公园玩耍……一个个社交里程碑为父母提供了教授礼仪的绝好机会。要知道,所谓礼仪的本质,就是为他人着想,这是礼仪教育的基础。

  最后,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不喜欢的食物。较好的做法是:故意给他一种他不爱吃的东西,引导他正确说出:不,谢谢。让他明白吵闹和做鬼脸是不礼貌的行为。提醒孩子享受美食后要感谢烧饭的人。许多孩子不喜欢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妨让他们在得到家长同意后中途离开。

  4、学会感谢:收到礼物是件开心的事,但孩子常忘了道谢。如果你的孩子当着送礼人的面拆开礼盒,该提醒他说谢谢。如果礼物不是当面给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挑一张美丽的卡片――学龄前儿童还不会写字,可以引导他在卡片上画画并签上名字。

  6周岁:最后的学前礼仪课

  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部分已能颇为老道地招待小朋友、打电话或做客,多数孩子在这个年纪喜欢取悦父母,这是学前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

  1、教孩子做一个好主人。先让他说出在别人家做客时感到快乐的事:比如说小朋友让他一起玩玩具、给他喝饮料等。然后让他用同样的方式招待客人。当孩子出门做客时,应该提醒他穿戴整洁,做个好客人,遵守别人家的规矩。

  2、电话礼仪:教孩子打电话很容易,多数孩子喜欢玩这个成人玩具。当他接电话时,可以先教他说你好。如果电话不是找他的,提示他问一句:请问找谁?当孩子要拨号打电话时,替他念号码,并提醒他先作自我介绍:我是某某

  教孩子一点礼仪,能使他被更多人接纳,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教孩子学会礼仪的几点建议

  让孩子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不懂礼仪的人,在社交场合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在工作中,不讲究礼仪的人也很难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引导孩子注意仪表端庄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仪表首先要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其次是注意服饰,它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穿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

  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跟别人说话要用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交谈时要正视对方、认真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还要注意站姿和坐姿。

  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见面礼仪

  总的原则,就是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孩子见人不知道问候,那么在见面之前,一定要先告诉孩子待会儿会见到什么人要如何称呼,以及该说什么,让他有心理准备,甚至可先练习一下;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不休,要处理这个问题,事先预防是关键。外出前先告诉孩子,外出的目的是什么,让他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出门前,也要先跟孩子说好规则,确定他已经听明白,并问他是否能遵守。

  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

  比如在电影院和图书馆里,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演出结束后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身前的人。乘公共汽车要主动给儿童、老人及病残者让座等等。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