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幼儿成长百科 > 语言灌输过多孩子易患失语症
语言灌输过多孩子易患失语症
1088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3-06 | 作者:来源于荆楚网-楚天金报
导读:原本会说三国外语的“小天才”却突然不肯说话;4岁孩子坚持认为“3”才是“m”,“b”是“d”,怎么教都不肯改,究其原因,原来都是心急的父母“拔苗助长”带来的“后遗症”。

 

外语小天才突然失语

林林(化名)今年5岁,爸爸是德语翻译,妈妈在法企工作。父母经常给她听外语歌,用英语和德语、法语和她说话,林林渐渐掌握了一些外语词汇和简单句子,经常说话时中文里夹杂法语或德语。邻居很羡慕,都夸林林是“外语小天才”。

去年12月的一天,妈妈把林林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发现女儿情绪很低落。“小朋友说我是外国人,笑我。”林林告诉妈妈。此后,林林越来越沉默,一句话都不肯说。爸妈急了,带着她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失语症”。

“这么小的年纪被输入了过多、过杂的语言,再加上在语言环境中突然遇到挫折(同学的嘲笑),导致孩子语言思维混乱,她的语言‘CPU’无法进行整合分析,所以也没法表达自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杨勤主任说,家人最好统一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宝宝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语言发育。幼儿首先要把母语学好,学外语6岁后为佳。

4岁小儿:“m”就是“3

“医生,我儿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怎么几个字教了几十遍还是弄错?”赵萌(化名)的儿子锦锦(化名)上幼儿园中班,放学后教他写字。锦锦很聪明,已经会写不少数字和字母了。前几天,赵萌教数字时,锦锦把“5”认成“2”,把“3”说成“m”,“b”认成“d”。赵萌一遍遍地教,可锦锦还是固执己见。教了几十遍后,赵萌气得够呛,锦锦也很不耐烦,不愿再写字。

杨勤介绍,锦锦反写字的现象叫“镜像书写”,是儿童视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因为小儿在4岁后才开始学着辨别形状、大小、方向,6岁以后区别左右的正确率才达到75%;到了七八岁辨别能力才发展成熟。所以,教育部在《幼儿园教学大纲》中规定,儿童5岁之前不允许系统地教识文字。

专家表示,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无可厚非,但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吃喝拉撒玩的习惯培养,让孩子在游戏、玩耍中学习,而不是非要让孩子坐着“搞学习”。家长一味强调早教,急功近利,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