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关注 > 委员提案对家庭教育支出免税 降低纳税人税负
委员提案对家庭教育支出免税 降低纳税人税负
1548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3-14 | 作者:来源:扬子晚报
导读: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今年提交两会的关于《家庭教育支出可有抵税额度》的提案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我建议为家庭的教育支出建立税前扣除额度,实现国家对纳税家庭的教育支出实行免税政策,降低纳税人税负,增加收入,间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今年提交两会的关于《家庭教育支出可有抵税额度》的提案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委员提案

教育支出抵税,给家庭减负

郭广昌说,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2012年首次达到占GDP比重4%的预定目标后,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与此同时,普通家庭的教育支出占个人和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国家层面的教育经费支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再次分配,需要经过收税和分配两道环节,而将教育支出直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既能减少分配环节,又能降低行政成本。他认为许多家庭已将教育、医疗和住房列为生活的三座大山。将一部分教育支出在税前扣除,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压力。

国务院批转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郭广昌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并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可采取综合扣除与分项扣除相结合的方式,在每月扣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之上,增加单项教育支出费用的扣除安排。在实际操作中可由各地方政府按照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扣除标准,报税务总局备案。这样一方面考虑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保证了相对的公平。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个人所得税费用区域差异扣除奠定了基础。(江跃中 潘高峰)

马上就访

江苏家庭教育支出逐年上升 不少家庭教育成本占家庭收入1/3

在培养孩子上,很多家长都不吝花钱,但很少有家长会去计算一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到底有多少。201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成立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家庭子女教育成本研究课题组,之后在北京、广州、南京、哈尔滨、石家庄、西安、成都、银川共8个城市近5000名中小学生家长中展开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调研显示,近5000名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家庭子女教育年支出达8773.9元,孩子教育支出的费用占到了一个家庭收入的30%

南京某知名小学国际班五年级学生小王的家长告诉记者,儿子上的兴趣班并不多,只是请了英语家教。交给学校的各种费用一年加起来要近万元,再加上家教的费用一年也要五六千元。其他的辅导书之类还没算上。

一些家庭则反映教育孩子的费用让他们感觉负担很重。南京退休职工张阿姨对记者说,她儿子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工作了。在他工作之前,我基本不敢在自己身上多花钱,大学期间除了学费、住宿费,每个月生活费要1500-2000元,我们夫妻俩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4000多元,什么都得省着花。

记者昨日从省统计局了解到,每年江苏统计部门都会专门就教育支出进行统计。2010年到2012年,全省城镇家庭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分别为831.7元、1005.7元和1111.7元。统计人士说,关于教育支出的统计包含了教材费、各类学杂费、培训费、成人教育费用、住宿费等等。教育支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很明显。

若为定额扣除,教育支出抵税是可行的

家庭教育支出抵税是否可行?记者请教了江苏税务的有关人士。

该人士认为,这个提案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压力,但一个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教育支出,一个是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所以除非是定额扣除,貌似可操作性上难以保证。我们国家的个税,基本上是代扣代缴,即雇主发工资的时候就扣掉了,一般情况下,雇主也不可能很详细地了解员工家里的教育支出情况,尤其是类似补习班、教辅书这样的个性教育支出,你怎么可能要求他们细细考虑家庭教育支出到底抵多少税的问题。

当然如果是定额扣除就不一样了,具体的操作模式是,一个地区根据当地的经济能力、教育水平制定一个扣除标准后,只要家里有孩子在念书,其父母缴纳个税时就能享受到在税前按标准扣除的优惠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在国家层面认可家庭教育支出可有抵税额度这个理念,并出台相关规定。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