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关注 > 幼儿园不教语数外 又该教给孩子些啥
幼儿园不教语数外 又该教给孩子些啥
916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3-15 | 作者:来源:解放日报
导读:小学一年级从零开始教学,以避免学前阶段孩子“抢跑”造成负担。新学期上海的这一减负“新政”,引起幼儿园家长和教师的讨论:幼儿园如何“去小学化”?

 

    幼儿园不适合学科学习

  不少家长担心,如果幼儿园纯粹玩游戏,不学不教语数外学科知识,白纸一张进小学,既要适应严格的班级统一授课方式,又要突击学习新知识技能,孩子难免吃力,其实负担依然难轻。

  虹口区第三中心幼儿园特级园长秦若于说,取消学科化学习是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的科学安排。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提出,7岁前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的多数孩子尚未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很难进行运算。

  不过,幼儿园取消学科学习,并不等于取消学科知识学习,而是用更适合幼儿的方式进行科学启蒙。延吉幼儿园一位老师介绍,大班常用色子点数教孩子认识、了解数字,引导孩子学会在图形和数字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再如春游,引导孩子观察花木的颜色,属于美术启蒙;认识形状和数量,属于数学启蒙;练习用形容词来描述春游的过程,属于作文启蒙……

  孩子适应社会才重要

  幼儿园不能以学科为主体,那每天孩子学什么?

  市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透露,目前全市超过九成的幼儿园都使用上海二期课改学前教育教材安排活动,分为生活活动、运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四大板块,帮助幼儿在身体、情绪、行为习惯、认知思维、同伴关系、自我表达等诸多方面获得发展。

  不少幼儿园开设出娃娃家,孩子扮演爸爸、妈妈过家家,不少家长认为这太小儿科。但秦若于说,小班阶段的孩子缺乏合作能力,往往各玩各的,老师会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关注他人、分工配合;到了中班,强势的孩子扮妈妈、弱势的孩子扮宝宝,争吵不开心,老师会引导他们尊重别人,大家轮流坐庄;到了大班,孩子可以通过扮演法官,讨论和制订班级的游戏规则,学会公平模拟社会情景的过家家游戏,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化素养有着独特的价值。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期,因此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孩子的社会化能力。不少园长提出,学科知识进小学后可以很快补上,而社会适应能力欠缺,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长期的困难和障碍。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为孩子顺利融入班级集体、快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