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关注 > 早教存监管“真空”亟待规范
早教存监管“真空”亟待规范
1136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3-18 | 作者:来源于摇篮网
导读:众多吹嘘自己“很专业”的早教机构只不过是招几个幼儿园的老师,短期培训十几天就开始上岗,那些所谓的“专家”,只是挂一个名而已。

 

  众多吹嘘自己很专业的早教机构只不过是招几个幼儿园的老师,短期培训十几天就开始上岗,那些所谓的专家,只是挂一个名而已。所谓的奥尔夫音乐、蒙台梭利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大部分是伪科学,经营者自己根本就不懂。

  在上海浦东八佰伴周围,早教机构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市民李先生就在附近工作,每天都处在早教机构广告的包围之中。近日,李先生看到周围同事让孩子参加早教培训班,不免有些心动。在早教销售人员的鼓动下,也为自己3岁的儿子报了一个早教班,每月支付3000元。

  但是,李先生在给孩子报名后,却有了骑虎难下的感觉——自己的工资并不高,让孩子继续学,似乎有点负担不起;如果就此放弃,似乎又半途而废。

  教育从零岁开始开发大脑潜能,三岁之前是关键”……近来,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0-3岁的教育,早教机构日渐增多。但是,《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的早教行业在课程设置、学费价格、师资力量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标准,而物价、教育等监管部门尚未将其纳入管理范围,早教热背后存在诸多隐患。

  早教成陪孩子玩玩

  近年来,上海市各种大大小小的早教中心儿童潜能开发中心等早教机构遍地开花。但如此热闹充满噱头的早教现象,让不少年轻的家长如坠云里雾中。

  上海市民张女士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不久前,她带两岁的女儿到虹口区一家早教机构试听了一堂课,30多分钟里,老师用英语唱歌、讲课,不少孩子要么哭哭闹闹,要么啃着手指发愣。与其说是孩子在上课,不如说是家长在上课。张女士感叹:用英语唱唱歌、跳跳舞,做些互动游戏,难道就益智了?

  孙女士是一名“80妈妈,女儿今年一岁半。最近,孙女士发现身边的朋友送孩子去早教中心,她也给女儿报了一年的早教班。然而,她的心里却有一连串的问号:学了有用吗?老师怎么样?家长又如何判别效果好坏?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其他年轻的父母。记者在一些早教机构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有家长认为,现在都是一个孩子,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虽然花费近万元的学费让工薪家庭倍感压力,但只要能让孩子智力得到开发,还是愿意的。也有家长对早教持否定意见:再好的早教都比不上父母的陪伴,几个年轻小姑娘陪小孩子玩玩,一年就要一两万元学费,不值

  早教行业乱象看不懂

  如今的早教机构,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如果不带孩子一起去早教机构,是会被谢绝进入的。上海有关方面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42%的受访者对早教机构不信任。

  置身徐汇区居民区内的一家早教中心门外,贴着很大的一张海报——“美国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课程介绍是:通过开发婴幼儿的八大智能、六大领域和奥尔夫音乐训练,全面发展宝宝的智能、体能和情感……”记者询问前台老师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具体如何操作。对方回答说不清楚。

  一名已离职的某早教机构市场部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所有的早教机构,大部分没有合法的营业执照,从业人员也不具备国家承认的资质。众多吹嘘自己很专业的早教机构只不过是招几个幼儿园的老师,短期培训十几天就开始上岗。而那些所谓的专家,只是挂一个名而已。所谓的奥尔夫音乐、蒙台梭利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大部分是伪科学,经营者自己根本就不懂。当然,他们知道家长也不懂。事实上,对于一个零至3岁的孩子来说,即使不教他任何东西,他也会自然地学会一些知识。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龄前教育研究员丁昀认为,目前的早教价格偏贵,性价比不高。但由于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于是让孩子接受早教。其实,孩子究竟是在培训后得到了潜能开发,还是生理上的自然成熟,这是很难衡量的。

  《法制日报》记者从上海市物价局了解到,目前,物价管理部门对于婴幼儿早教机构的教学收费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因此价格由各机构自定。

  上海市教委人士表示,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没有针对早教的规范性文件:如应按什么标准进行审核,从业人员需要何种资质、教材需不需要统一的大纲。零至3岁的早期教育的确存在监管真空’”

  工商部门也没法管。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说,按照要求,带有教育字样的,必须有教育部门社会力量办学证明。因此所有早教机构都只能获得教育咨询类许可,即使他们超范围经营,工商部门也很难从专业角度去认定它们管理是否规范。

  制订标准加强监管

  根据国家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4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规模在3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出入口等。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对消防安全有特殊要求,一般不宜设在高层建筑内;同时还应设置幼儿专用拉手、护栏等。

  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早教机构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很多早教机构都设在商务楼或商场等人流集中的地方,楼层普遍较高,基本没有幼儿专用拉手、护栏等。

  上海市一些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从孩子的安全、健康出发,参照托儿所、幼儿园相关管理规范,制订并提高早教机构的安全、卫生等各方面标准,及时消除隐患。同时应对这些市场化运作的早教机构加强监管,规范教学和收费,避免早教机构变味坑人

  上海市消保委法律与理论研究部副部长唐健盛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管理力度。既然是一种教育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这些经营机构予以许可和管理。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