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护理 > 小孩自言自语是不是病?
小孩自言自语是不是病?
1479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1-14 | 作者:来源于键报
导读:2岁半的小周喜欢自言自语。细心的小周父母发现,小周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

  2岁半的小周喜欢自言自语。细心的小周父母发现,小周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

  小周父母很担心,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于是致电本报热线。针对小周父母的疑惑,《健报》记者咨询了南宁市第五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石广念。

  正常的自言自语状态

  石广念分析,1~3岁幼儿,是以学习外部语言为主的。到了4~6岁时,其内部语言才开始形成。幼儿的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一种过渡。6岁以下的小孩在发育过程中,语言动作调节功能的发展尚不完善,心智非常不成熟,再加上沟通交流的对象少,很容易把身边的宠物、玩具等当作有生命的玩伴,自己进行角色扮演,于是就出现了自言自语,这种情况属于小孩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两种情形是病征

  但石广念指出,以下两种自言自语则可能存在心理疾病:一类是6岁以下小孩,他们的自言自语中并没有假想的玩伴,说话也不存在角色语言的情况,而是纯粹的、经常性的自说自话,忽视外界的环境和变化,这可能患有孤独症和自闭症。另一类是6岁以上的小孩,按常理6岁以上的小孩心智已经开始成长,生活环境也随着入学变得丰富,自言自语现象会渐渐消失,如果6岁以上甚至8、9岁还常常自言自语的话,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极有可能是患上儿童分裂症。

  儿童分裂症是一种年龄偏小的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行为和思维不协调。包括有孤独症和自闭症等。导致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成长过程中过于孤独、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以电视和电脑为基本娱乐方式的小孩最容易自闭。

  家长应做好心理引导

  石广念提醒广大家长,孤独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自言自语,情况有异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平时生活中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成长发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外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不要给孩子制造相对狭窄、封闭的环境。防止孩子沉迷电视和电脑。

  第二、家长要常带孩子外出,到游乐场、公园、科技馆等地方游玩,让孩子对外界有基本的了解。

  第三、引导孩子多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经常外出与同龄玩伴游戏。

  第四、家长在语言和心智上做好引导,不教孩子过于生涉难懂的知识,多用小孩的思维与孩子交流。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