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护理 > 这些护牙错误你犯了几条?
这些护牙错误你犯了几条?
991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1-14 | 作者:来源于重庆晨报
导读:从小教育孩子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牙齿,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发现平时我们觉得是保护牙齿的方式有可能都是不正确的呢?让我们看看这些护牙错误你犯了几条?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会趁着放假带孩子到医院看牙齿。

  昨天,记者在各大医院口腔科门诊看到,很多娃娃只有几岁大,但满口牙齿没几颗好的。

  重医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病中心口腔预防科主任林居红称,带孩子前来就诊的家长中,七成以上都不知道孩子的牙齿体检至少应半年一次。

  昨天,一个奶奶带着5岁大的孙子来到儿童牙病中心看牙。小孩一张嘴,林居红吃了一惊:娃娃满口牙齿烂完了,有几颗牙还烂穿了神经。

  奶奶告诉医生,娃娃虫牙这么严重,但从没喊过一声痛,只是吃饭时特别挑食,做作业的时候坐不住,容易烦躁和注意力不集中。

  林居红称,这个娃娃出现挑食、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就是吃饭时饭菜易卡住牙缝、经常性牙痛导致的。

  林居红称,带孩子来看牙齿的家长中,七成都不知道娃娃的牙齿要半年一检,更多的是等娃娃喊痛的时候才来。

  这些护牙错误你犯了几条?

  错误一:把水果切成片状、块状,或打成糊或汁

  林居红说,如果娃娃换牙前不充分咀嚼,牙齿上下颌骨就得不到锻炼,发育不好,新换的恒牙就没有足够的位置生长,就会出现牙列拥挤,不仅影响美观,可能还要到医院箍牙。

  正确做法:

  针对换牙期的孩子,尽可能选择有嚼劲的食物,比如粗粮和含有膳食纤维的东西。苹果、梨等水果,最好不要切片,让他()自己啃。

  平时吃的蔬菜也尽量不要切成颗粒,像苞谷、甘蔗,最好让孩子自己去啃。

  错误二:还在喝奶的婴儿,不需要清洁口腔

  婴儿期很多宝宝会长一种很特别的虫牙,叫奶瓶龋。这是因为牛奶中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还有很多糖分。小孩用奶瓶吃完奶后,最后一口牛奶不会完全吞下去,而是含在口中,奶就会在口腔中发酵,导致牙齿脱矿,变黑、变软,甚至出现缺损,形成虫牙。

  正确做法:

  用奶瓶喂完奶后,换一个新奶瓶,里面装一点温开水,让娃娃再喝两三口。

  此外,喂完奶后,家长可以用儿童专用指套牙刷给宝宝洁牙;也可以用纱布缠在手指上,蘸生理盐水或白开水,帮助孩子清洁牙齿和口腔粘膜。

  错误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睡觉哭闹,是缺锌缺钙

  林居红说,一位妈妈抱着不到2岁娃娃来看牙齿。妈妈说,娃娃晚上一躺下就哭闹,起初以为孩子缺钙缺锌,带到医院看了几次都没查出问题。最后医生建议看看是不是牙齿出了问题。

  经检查,娃娃右下方大牙烂了个洞,她是因为牙痛才睡不安稳。

  正确做法:

  孩子如果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挑食、睡觉莫名哭闹等情况,有可能是牙齿出了问题。

  错误四:好牙齿注意保持清洁就行,不需要额外保护

  有4颗牙齿,家长要特别引起注意。这4颗牙齿叫六龄牙,上下左右各一颗,它们是孩子6-7岁开始换下牙之前,从口腔后面悄悄萌发出来的恒牙,六龄牙萌出后终身不换,发生龋齿后若不及时补牙,最后必须拔牙,造成终生缺失。

  六龄牙刚长出来的时候很娇嫩,表面矿化还未完成,保护层尚未完善,加上它表面的窝沟特别深,所以很容易藏食物残渣,被酸腐蚀,是最容易坏的牙齿。

  正确做法:

  孩子8-9岁时,带孩子到医院做窝沟封闭,在六龄牙外面做一层保护套,防止它们被腐蚀。

  但调查表明,重庆家长中,知道窝沟封闭可以预防儿童龋齿的只有3.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错误五:乳牙烂了不用治,换牙后又是一口好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乳牙反正会脱落换恒牙,换完以后又是一口好牙,因此小孩龋齿不用治疗。

  事实上,乳牙龋齿后,咀嚼功能会下降,导致新长出的恒牙排列不整齐。此外,乳牙龋坏后没有及时治疗,会出现牙根反复发炎,导致新长出的恒牙发育不全而出现黄斑牙或畸形牙。

  正确做法:

  发现乳牙长虫牙后,到医院补牙。

  错误六:娃娃刷牙时间3分钟,打点折扣没关系

  很多家都知道刷牙每次至少3分钟,但3分钟太长了,大人都坚持不了,小孩子更做不到。

  事实上,牙膏中的发泡剂能起到搬运污垢的作用。但要带走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提高牙齿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必须在3分钟以上。

  正确做法:

  为了让小孩坚持刷满3分钟,家长可以站在孩子旁边,给他()讲个小故事、哼一首歌,或是聊天。

  小孩的刷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着牙缝竖着刷,这样可以把牙缝里的东西清洁干净;另一种是旋转打圈法,此外上下牙的咬合面一定要来回刷,把这些都做到了,3分钟也就过了。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