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活动 > 小游戏大作用,锻炼孩子协调能力
小游戏大作用,锻炼孩子协调能力
920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5-06 | 作者:来源于pcbaby
导读:协调能力是指全身各个部位能够相互配合完成特定动作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身体协调能力不好的话,就很难做好一件事。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小游戏都可以帮助孩子来锻炼协调能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各方面飞速发展的阶段,包括体力、智力、德育、美育等,在体力中,协调能力尤为重要。幼儿的协调能力是指全身各个部位能够相互配合完成特定动作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对孩子协调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活动更加自然,可促进孩子感知觉动作技能的发展,保证身体运动的顺利进行,增强孩子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为孩子的智力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有效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孩子的敏捷力和思维能力。

  孩子协调能力的发育

  孩子在6个月后,可以用双手抓住物体,或是夹在手指与手掌之间,虽然孩子在这时的灵活性还不够,但是已经能根据物体的大小张开手。

  8个月时,孩子能递东西给他人,但是还没有学会怎样放开手。从这一时期开始,孩子的抓握能力越来越好了。

  孩子到了1岁以后,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很小的物体;如果看到大人在纸上写画,也会拿起笔模仿姿势。

  1岁半的孩子能够摆4-5层积木;能够翻动书页。

  2岁时,孩子的双手协调性非常好,能够做出复杂的动作,例如拧瓶盖等;可以学习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鞋子。

  促进孩子协调能力的发展

  其实,协调能力不仅仅局限于眼与手的协调,同时也包括身体、四肢等方面的协调。孩子在23岁时,好奇心非常强烈,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充分地去探索。

  例如,孩子喜欢蹦跳,父母可以在地上铺上泡沫垫,让孩子在上面尽情地跳跃活动;可以让孩子在一条窄的踏板上行走,锻炼平衡能力,等等。这些都可以给孩子提供活动的机会,帮助孩子发展协调能力。

  孩子天性爱动、爱玩耍,所以在孩子能够独立活动后,要积极地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不要让孩子当温室里的花朵。如果对孩子太过于保护,会让其失去很多体验和机会。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既锻炼了孩子,又促进了亲子交流。

  小游戏帮助孩子锻炼协调能力

  如果孩子的协调能力弱,父母就要多费点心思,利用一些小游戏来促进孩子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游戏一:捡豆豆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人蹲坐在一只柔软且有弹性的皮球上,弯腰捡地上的黄豆,最后看谁捡得最多。

  目的:锻炼孩子在柔软物体上的平衡感和本体感。

  游戏二:荡秋千

  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系上两根绳子,绳子的一端系一块大毛巾做秋千,让孩子坐上去来回荡。如果爸爸妈妈有时间的话,可以带孩子去儿童乐园里玩荡秋千。

  目的: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力,还可增强体质。

  游戏三:转圈圈

  让孩子闭上眼睛,来回转圈,以不摔倒为准。

  目的:可以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游戏四:走平衡木

  找两块木板,不要太宽,中间和两头垫上几本书以腾空,让孩子在木板上行走。

  目的:训练孩子的前庭平衡感觉和本体感。平衡木的高度和长度可根据孩子表现情况逐渐增加,从而有效改善孩子视觉判断不良、胆小的状况。

  游戏五:紧急刹车

  爸爸妈妈站在孩子对面,让孩子跑向自己,当孩子快跑到面前时,抬手让其停住。

  目的: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让孩子在跑步过程中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

  游戏六:登高取玩具

  把孩子的玩具放在他不太能够着的地方,让他自己想办法去取,例如踩板凳、爬桌子等,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目的:可以培养孩子的挑战性,不怕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

  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是不同的,父母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训练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寓教于玩,在游戏中让孩子来挑战自我,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