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因此,留守儿童急需社会各界的关怀。
我们不想再看到那般孤独的身影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当城市的霓虹还在夜空闪烁,偏远的山区和乡村里,只剩几声蛐蛐的鸣叫划破寂静。透过那扇陈旧的窗户,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也许在数着满天繁星,遥望一轮皓月。那是留守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睛,却又那么令人怜爱。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湖北各地的留守儿童数量不在少数。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存在隐忧
江西省妇联的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60多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占全省儿童总数的近1/5。在江西农村现有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孩子超过半数,80%以上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一些离校大龄留守儿童基本处于无人管状态,溺水、车祸等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心理问题最应该引起重视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据了解,重型精神病患儿,其中流动儿童超过了一半,还有四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而这些流动儿童中,90%以上曾是留守儿童。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健康谁来关心
不少留守儿童喜欢买零食,不爱吃早餐。多数留守儿童为隔代监护。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当前,在父母双方尤其是母亲监护缺位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保障、膳食营养、生长发育均受到影响。希望留守儿童监护人、农村学校教师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关爱留守儿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乡村,这实在是一种痛苦和无奈的现实选择,即便被父母带入城市的孩子,在森严的城乡壁垒面前,也不得不面对与城市融合的困境。这一问题注定会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而如何解决好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也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事情,他们,需要留守儿童需要一个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他们,渴望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
安徽武警温暖亲情 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献爱心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武警安徽总队利辛县中队自2004年以来,与辖区内的留守儿童结对子,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更在情感上温暖孩子。
全国首家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在湖南衡东县落成
“柏山留守儿童学校”是由衡阳市博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柏山捐资建成的。5月16日上午,雨过天晴,在湖南衡东县三樟乡三樟完小,几挂鞭炮响过,一栋高四层占地1515平方米的“柏山留守儿童学校”宣布落成并交付使用。340名留守儿童背着被包行李,像鸽子一样高高兴兴地住进了学校。据了解,此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在全国尚属首家。
广东关爱流动儿童有新招:建立流动儿童快乐之家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流动儿童数量大幅度增长,规模为3581万。其中广东省最多,规模达434万。记者日前走访了当年“小悦悦事件”发生地广东省佛山市,发现那里的流动儿童有了快乐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