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安全教育 > 暑假意外频发 怎样保护你的孩子
暑假意外频发 怎样保护你的孩子
1445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7-15 | 作者:来源于家庭医生在线
导读:暑假到了,孩子们又该欢腾起来了。蓝天、白云、大海、远山,还有那家中的图书、电视,隐藏在孩子心里好几个月的愿望该释放了。但是,我们也要提醒家长,欢乐之中藏隐患。有关资料表明,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原因中意外伤害排第一位,占总数的1/3。

 

暑假到了,孩子们又该欢腾起来了。蓝天、白云、大海、远山,还有那家中的图书、电视,隐藏在孩子心里好几个月的愿望该释放了。但是,我们也要提醒家长,欢乐之中藏隐患。有关资料表明,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原因中意外伤害排第一位,占总数的1/3

因意外伤害导致的伤残儿童,全国已有175万。意外伤害按主次排序,主要是意外窒息、溺水、中毒以及交通事故,也包括那些遭坏人绑架、拐卖等给儿童带来的身体与精神上的伤害。值得强调的是,假期儿童接触校外社会环境的机会增多,使得儿童遇到危害因素的机会同样增加,更要加强防护。

一、判断情况,回避伤害

上海虹口区的一位老婆婆带着小孙子去菜市场买菜,就在老婆婆与菜贩讨价还价时,孙子被一名歹徒劫走了。发生这类事情,与家长的粗心大意固然有关,但是孩子若能增加点自我保护能力,情况或许会好些。家长时常对孩子讲些深入浅出的道理,如坏人的面孔不一定像电影电视里描述的那种坏蛋的形象,他可能会满面笑容给你好吃好玩的。告诉孩子如果大人离开的时候,有陌生人前来抱你,或说带你去什么地方,要大声呼喊你父母。教孩子如何打诸如110119报警台或120急救中心的方法,遇到紧急事情时懂得用电话呼救。

二、记住地址,认清路线

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或逛商场时常有孩子走失的事情发生。孩子懂事之日起,家长就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记住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包括邻居或朋友的),甚至以游戏方式反复记忆,达到准确无误一口气说出的程度。这样,迷失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归窝

三、认识药品,了解常识

很多家庭都有一定量的各类药品储存,家长惟恐孩子拿药吃,便把药物收藏在橱柜深处或其他地方。由于孩子好奇心强,假期呆在家里无聊,于是趁家长不在之际想方设法取出来玩弄品尝,引起严重后果。其实这种事情没有必要设置禁区。家长应事先向孩子讲清楚药物不能随便吃,吃错药物会中毒;拿出常用药品教孩子逐一认识,让孩子了解药品的名称、用途以及误吃的危险性,这才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当然,对那些毒性很大的药物,要特别保管,最好不要放在家里。

四、安全使用小型工具

孩子很容易对家中的一些金属用具如剪刀、小刀、锯子、缝衣针等发生兴趣,家长应教会孩子某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应告知有些工具不允许小孩使用。某家有一顽皮男童,喜欢玩弄电器开关、插头、煤气开关之类东西,于是家长买来两只小白鼠,当着孩子给一只小老鼠通电电死,另一只用煤气给熏死,以此来教给孩子随便玩弄电器的危险性和说明煤气的毒性。此教育方法也许欠妥,但确实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让孩子懂得生命不是儿戏

有些动画片掺杂追逐打斗的内容,某些片中被高空抛下的被害者摔成烂泥,也会奇迹般恢复到原状。孩子有可能形成错觉,淡化对死亡的恐怖感。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忍心让孩子知道死亡的可怕。事实上,没有体会失去亲人、失去伙伴的痛苦,就像没有体验过被玻璃划伤手的孩子,不知道玻璃划伤手有多痛。重庆市某小学的几名学生在沙坑边玩耍,一个小孩弯腰捡沙坑里的鞋子时,另一个小孩压着他的屁股,其他小孩往沙坑里扔沙子。他因此窒息昏过去,小伙伴们又到别的地方去玩,全然不知该小孩已经窒息过长而死。因此,父母应让孩子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生命既宝贵又很脆弱,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

六、防范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造成孩子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1990年至1997年间,北京市共有1529名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受伤,有160名学生死于交通事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好打斗追闹,当离开老师或家长时自我约束力较差,在马路上追逐、游戏、打闹甚至扒车。

2.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或只注意避让机动车。

3.骑自行车低龄化。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尚不平衡,动作发育也不协调,因此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像成人那样迅速作出准确反应和判断。教育小孩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孩子不满12岁,不让他骑自行车上马路,更不要自行车上带人。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