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关注 > 儿童室内游乐场或成病毒“温床”
儿童室内游乐场或成病毒“温床”
1474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8-22 | 作者:来源于长江商报
导读:室内游乐场很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病毒源!江城持续高温,又逢暑假,不少家长带孩子到儿童室内游乐场所消暑。

 

  室内游乐场很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病毒源!江城持续高温,又逢暑假,不少家长带孩子到儿童室内游乐场所消暑。然而,上月我省手足口病仍排法定丙类传染病之首,并且出现两例死亡病例。昨日,专家指出,儿童室内游乐场所无卫生许可,消毒的标准及效果也没有受到检查监督,或成为细菌、病毒传播的一个媒介,儿童还是多到室外活动为宜。

  案例

  亲子乐园消暑宝宝染上手足口病

  由于天气十分炎热,29岁的马女士为自己11个月大的女儿办理了一张会员卡,隔三差五就把女儿带到儿童室内游乐园玩耍,有时一玩就是一天。

  前天,女儿开始发高烧、手和脚都长了疱疹,经医院一查确诊为手足口病,还伴有轮状病毒腹泻。这些病毒都是哪里传播的呢?马女士怀疑还是在室内游乐场染上的。

  她介绍,由于家门口就有一个这样的亲子乐园,为了消夏她经常带女儿去玩,大人基本都是脱了鞋直接进去,也不用穿鞋套,小孩更是可以随便爬、走、跳,乐园里不仅有几个月大的孩子,还有几岁的孩子,很多婴儿就在地上爬,还时不时舔一下玩具,把手放到嘴巴里吮吸,这都可以传播病毒的。也没看到乐园怎么消毒。马女士十分后悔。

  记者走访

  4家乐园拿不出消毒记录和证明

  昨日,记者走访武昌多个儿童室内游乐场所,并没有看到相关卫生情况的公示和证明,南湖一家游乐园的店员称,他们有合法的工商执照,但没有卫生许可证。每天打烊后会用紫外灯消毒。而在另一家小区内的乐园里,记者看到,爬行垫有的已经发黑,有的已经破了,一些玩具上有灰还有破损痕迹,部分居民称,晚上只看到店主清扫垃圾,至于消毒措施从来没看见过。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开办一个儿童室内游乐场所无需卫生许可证,只需要办理工商执照,平时卫生部门也不会对这样的场所进行消毒的检查,全凭商家自己消毒,但记者走访的4家乐园均拿不出消毒记录和证明。

  专家建议

  室内游乐场细菌多 多带孩子呼吸新鲜空气

  据省卫生厅通报,上月我省手足口病死亡2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正值暑假,手足口病的发病报告数依然排第一位,腹泻、腮腺炎等也都为传染疾病。

  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主任董质冰介绍,目前正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轮状病毒腹泻等疾病的高发期。很可能是公共游乐场所传播的病毒。

  一个孩子带有病毒,只要与其他孩子亲密接触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很大,在一起玩最容易传染。而室内游乐场所面积小、大人孩子多,属于人员聚集地,空气不流通、中央空调清理不到位也容易传染疾病,带有病毒的孩子摸过舔过的玩具被健康孩子接触到都可能传播疾病,加上大人孩子混在一起,容易交叉感染。

  虽然酷暑难耐,但专家提醒家长,早晚凉快的时候最好多带孩子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室内的儿童游乐场所最好少去或者不去,如果去了要及时用肥皂洗手、洗澡,尤其是别让孩子把手放到嘴里。本报记者胡梦

  如何消毒更合适

  对于商场室内儿童游乐设施来说,不但要保证空气流通,最好安装空气净化器和杀菌消毒的滤化机,同时,从业人员要学会正确使用消毒液,真正达到消毒效果,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客流大时或流行性病毒高发时节,游乐设施应在一天内分段消毒,做好清洁记录。

  资料

  上月我省手足口病死亡2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前3

  No.1 手足口病

  No.2 其它感染性腹泻

  No.3 流行性腮腺炎

  一儿童室内游乐场,父亲带着孩子玩耍。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