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世界育儿观 > 法国“幼小衔接”的措施及其启示
法国“幼小衔接”的措施及其启示
1257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9-13 | 作者:作者:杨敏 程斌 来源:《早期教育》
导读:法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对今后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今后学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在1921年的教育法令中,法国就把母育学校(法国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列入了公民教育的范畴并为其规定了教育目标……

 

法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对今后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今后学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在1921年的教育法令中,法国就把母育学校(法国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列入了公民教育的范畴并为其规定了教育目标:在1975年的教育法中则提倡2岁儿童“入园”,以实现“为以后克服学习中的闲难,摆脱障碍和实现平等做准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法国对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一体化研究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一、法国“幼小衔接”的主要措施

1.幼儿园附设于小学中

法国的母育学校是附设于小学中的,而且在法语中,母育学校和小学并称为ecoleprimaire,两者浑然一体。法国的母育学校不同于我国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它跟小学一样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但不是强制性的);其次它才是幼儿园,因为它的主要教学手段还是以游戏为主,儿童以“玩”为主。这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利于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2.科学划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

法国1989年的教育指导法打破了传统的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的形式,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蒙教育阶段”,包括母育学校的小班和中班: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包括母育学校大班和小学前两个年级的儿童;第三阶段为“深入教育阶段”,包括小学最后三个年级的儿童。母育学校的大班既是启蒙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进入基础学习阶段的第一年,大班的学生开始做一些具有基础学习特色的活动,和小学前两个年级的学生一样主要学习法语和数学,并初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这样,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就实现了一体化。

3.统一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

1990年,法国政府规定把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合并起来,法国国民教育督学的主要职责为:第一,在一个省的范围内负责对小学、初中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督察:第二,小学督学、技术教育督学、学徒教育督学和信息方向督学,督察初等教育、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教育工作管理和评价教师及有关人员。因此,初等教育的视导员以及教育顾问都需要具有两个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际经验,以利进一步做好母育学校与小学的衔接。

4.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

以法国国民教育部制定的小学教师职业能力参照表为例,它确定的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范围为“小学教师是一门综合性的职业,教师应该有能力教授各个学科,并承担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中级2(即小学的第五年)的教学工作,并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同时,国民教育部对幼儿教师和初等教育教师的聘用考试的考试科目也是一样的,初试考法语和数学两项,录用考试有四项,即关于教育科学的口试(涉及教育哲学、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关于常识的笔试、关于语言、音乐或造型艺术的口试以及体育测试等。接受同样的专业训练,有利于实现母育学校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互换,也是实施幼小衔接的重要举措。

5.增加男性教师比重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因此提倡男性担任幼儿园教师。另外,由于法国小学男性教师所占的比例比母育学校高许多,所以鼓励男性进入幼教机构担任教师,以加大母育学校中男性教师的比重。

二、幼小衔接的优势及启示

1.抓住了幼儿智力发展的高峰期

很多专家认为,大脑的发育与智力发展速度相一致,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以后逐渐减慢,5岁以前已完成人脑发育的80%,到7岁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所以7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而3岁以前更为关键。如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4岁是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55岁半是幼儿掌握数字概念的最佳年龄,幼儿掌握词汇的能力在56岁时最快。因此,在智力发展的高峰时期让幼儿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利于幼儿尽快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这就需要刚入学的孩子逐步加以适应。而法国的母育学校将课程分为五大活动领域,但没有硬性的学习时间表,大班(既是启蒙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进入基础学习阶段的第一年)中已经达到第一阶段学习要求的学生便可以开始第二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的课程,和小学前两个年级的学生一样学习法语和数学、接受公民意识的培养并初步养成自觉和独立学习的习惯。所有幼儿都受这个方向的引导,但并不是一刀切,而是考虑到每个幼儿具体的成熟期和发展节律。这就有利于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

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来看,5岁正好是幼儿走出“自我”并迈向“社会”的一年,因此,让母育学校大班的幼儿跟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的目的并不纯粹为了让他们像小学生那样去学习知识,更主要的是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跟别人打交道的机会。因为小学作为最初获得社会经验和知识以及培养合作精神的场所,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比家庭更为复杂的学校体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学会独立自主。法国社会力求尽早帮助儿童“走上社会”,而母育学校和小学的衔接正好为国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实验”场所。实践证明,幼儿在该阶段已经蹒跚地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因为他们在这里面对的是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群体,他们看到的是一些新的不同情况,他们遇到的是与自己年龄相异的儿童。在这一个相对更加成熟的“小社会”中和比自己年龄相长的“校友”打交道,有利于加快他们社会化的步伐。

4.有利于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

幼儿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教师,而去接纳要求更严格、学习期望更高的小学教师,这常常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和负担。法国将母育学校的大班跟小学一、二年级融合为一个阶段,在原来的教师仍然跟原班的学生保持联系的同时,所有该阶段的老师经常在一起探讨教学、探讨如何观察学生和进行个别辅导等,这就有利于母育学校的幼儿更早地接触小学阶段的教师,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有助于幼儿克服对新教师的陌生感与刚入学时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感。而母育学校的教师和小学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督导和考核,为这种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

总之,法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幼小衔接,使母育学校成为一个为孩子未来学习和成长打基础的有效场所,他们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和交往活动,为以后走向小学进行正规的义务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法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