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营养 > 零食 > “彩色零食”男孩的健康杀手
“彩色零食”男孩的健康杀手
865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1-14 | 作者:来源于pcbaby
导读:色彩鲜艳的各种饮料、奶油蛋糕上精美的图案、五颜六色的糖果,通过漂亮的食品刺激着儿童的购买欲望。特别指出慎用“色泽艳丽”的食品。因为这类食物可能添加过量的日落黄、胭脂红等人工合成色素,损害儿童健康。

 

    色彩鲜艳的各种饮料、奶油蛋糕上精美的图案、五颜六色的糖果,通过漂亮的食品刺激着儿童的购买欲望。特别指出慎用色泽艳丽的食品。因为这类食物可能添加过量的日落黄、胭脂红等人工合成色素,损害儿童健康。

    每天一粒彩色糖果染大病

    一名7岁的男孩竟患上糖尿病,母亲孔女士说,儿子乐乐很迷恋某品牌的维C彩色糖果,每天没事就嚼一粒。没想到上月体检报告出来后,发现儿子的尿检结果有两个“+”,被确诊为糖尿病。

    乐乐吃的维生素糖果现在很流行,很多孩子把这些糖果当成维生素来吃,结果患病的小人也越来越多。

    长期服用添加人工色素的食品会引起儿童铅中毒。孩子血铅过高,便易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英国的研究也证明,摄入人造色素会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

    彩色食品影响孩子胃口

    历下区一家超市的食品专柜上,摆放着一堆彩色零食。记者逐一查看产品包装后发现,添加的食用色素原料主要有焦糖色素和山梨酸钾。

    山梨酸钾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甜味剂。一旦味觉被它们麻痹,孩子记住了这种味道,就会钟情这种味道。但山梨酸钾是一种泻药成分,摄入过多会引起腹泻。在欧美国家,这类食品都会在标签上注明过量摄取可能导致轻度腹泻的提示。

    焦糖色素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含有砷、铅、汞等有毒元素,这些元素若摄入过多,会造成孩子厌食、性早熟,肝肾功能也会被严重损坏。

    有时厂家还会在果冻、糕点里加一些五颜六色的果脯、果肉等原料,很受孩子喜欢。不过,这类水果奶茶所使用的辅助材料并不是真正的水果,而是一种名为果粉的原料,而形形色色的果脯、果肉,也是经加工而成的产品,添加了色素成分。

    人工色素超标会有毒

    实际上,添加剂没有错,出错的是对它的滥用和整个行业的不够规范。当人工色素在添加过程中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具有一定毒性,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一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但一些食品制造商对此不够重视,为使产品好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近年来,肥胖以及患有糖尿病的中小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他还提醒家长,苯胺原料的潜伏期较长,可能短时间内孩子不会出现不适。

    食品包装上并不会注明添加剂的含量,家长无从判断,就算标注了,家长也记不住这么多添加剂的标准含量是多少。真正的食品安全还得政府从厂商这个源头加强监管。家长的确没法很好地判断量的多少,但有简单的操作方法:不经常、大量地吃加工制品,同一种食物不要一下子吃太多,如果一天要吃很多种零食,看一下成分说明,如果零食中都含有某种添加剂,就不要一起吃太多。

    让孩子远离加工食品

    常用的食品色素包括两类: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在英美,使用天然食用色素正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国修订了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合成食用色素仅存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红、诱惑红9种,天然食用色素则有40种。从健康、安全等多方面考虑,食品着色也应向天然靠拢。

    此外,想避免摄入大量食品添加剂,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亲自动手制作健康的家庭食品。国外研究表明,在让儿童远离各种加工食品之后,不少孩子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侵略性行为等都有所改善。所以,新鲜食物能提供最平衡的养分,最多的保健成分,最多的膳食纤维,还能最好地提高免疫力。这是爱孩子最明智的表现。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