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国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吃苦和抗压能力,这就要求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拥有抗压受挫能力。关于这个问题,父母们不妨参考国外父母的做法吧。
瑞士:他们会将家里十六七岁的姑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送到一家比较有教养的家庭,然后给他们家做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课,因为瑞士有两种区域语言,一种是德语,一种是法语,一般都会送去另外一个语言区域,一方面锻炼孩子劳动自理能力,一方面锻炼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我们做不得到把孩子送去当佣人,但是我们要学会让孩子适应各种坏境,自己处理各种家务,学会独立和自理生活的能力。
美国:美国有一些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要求孩子不带一分钱过完一周,这样才能毕业,其实他们国家从小就呼吁孩子少花父母钱,会学自己挣钱的理念,要花钱就自己挣,所以有十几岁就出去打工的孩子,这就是美国如何培养孩子自立根生的理念,我们可以借鉴。
德国:德国有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义务劳动,比如帮家里所有人擦皮鞋,这不仅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加拿大:加拿大很多家庭为了训练孩子的生存能力,会让孩子坚持做一些事情,比如,有一家的两兄弟,从小学开始,每天早起给每家每户送报纸,不管刮风下雨,他们从来没有耽误过,这种坚持是很可贵,也是很能锻炼人的。
中国挫折教育的落后,让很多孩子难以独立
挫折教育在中国起步不久,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余的就不用管了,其实这就会造成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比如说13岁的孩子,竟然连开水都不会烧,我想这个现象,如今还是普遍存在的,相比之下,农村的孩子要比城市的孩子能干很多,从村的孩子会做不少家务活,而城市里的孩子到现在或许还是家里的小皇帝,什么都不会。这个是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的。
据调查,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是因为父母考虑到孩子学业的负担,因为平均下拉,孩子十岁左右,就会受到很大来自学校的压力,他们要学习很多门科目,还要经历一场又一场考试和排名,这些东西就让孩子忙不过来,父母自然舍不得再让孩子去做家务活。还有一部分孩子不会做家务,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系的,城市里家庭收入中等级以上的家庭,都会选择雇佣一个保姆或者钟点工,家务活一手包揽,自己的工作也可以继续,孩子也可以完全照料,重点是中国的钟点工相对国外还是很便宜的,因此,家务活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父母都很少干,孩子又怎么会去接触呢?
国外就和中国有很大差别,首先,国外的劳动力比国内贵很多,妈妈生完孩子,宁愿自己在家带孩子,或者打半天工,其余时间带孩子,等孩子有了自理能力,很多事情就有孩子自己去做,父母不再帮忙,比如,国外的孩子很小就会自己叠被子,上学之前,会把自己的房间打扫的很干净,不用父母帮忙收拾,这种习惯完全是自发自觉的,不需要督促,中国又有几个孩子,可以独自把房间收拾干净呢?
对于家务活来说,中国的父母都觉得他们不在乎孩子干那点活,重要是想锻炼孩子生存的能力,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孩子既然作为家庭一份子,就应该承担一部分家务,此外,父母都工作的家庭,孩子学会做家务是必须的需求,孩子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可以让孩子慢慢去适应的,渐渐地,他们能做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有的时候,中国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去做家务,还会给孩子一定的报酬,虽然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性,但是孩子也会觉得这些事情她没有必要干,没有责任和义务,她是在逼着自己去换取报酬而已,个人觉得,有些事情是孩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间,洗洗自己的手帕之类的,这些完全不需要给与报酬,如果父母是想请孩子帮忙,而且孩子完成的很优秀,给与报酬表示肯定,还是可以的。很多男孩觉得家务活是女孩的事情,男孩不需要去做,这种不平等的思想,父母也是需要及时扼杀的,做家务只是生存之道,不分男女,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意识去做,有这个能力去做。
中国的挫折教育发展其实还是很不健全的,很多地方有待改善,父母们不妨就先从家务活开始,让孩子从娇生惯养中学会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