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家园联盟 > 儿童理财教育的三大阶段
儿童理财教育的三大阶段
992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1-25 | 作者:来源于《母婴世界》
导读:现今社会变化迅速,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已跟不上全球的变化及科技发展的步伐。很多时候在大学学了的技能,在毕业后已不管用了。因此,在教育下一代的基本生存技能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理财技能。这不但是让他们能够在这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是生活得更美好所必备的技能。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么样的孩子! 父母的言行举止除了直接影响子女人格的发展及人生价值观外,在金钱的管理上,也会直接影响日后子女理财的行为。因此,理财观念早要在儿时殖根,并按由孩提时代至少年分为三个阶段,家长要多加留意。

  1. 萌芽期:(3-6)

  当孩子踏上幼儿园时,已初步具备认知,语言及基本反应的能力。所谓3岁定803岁孩童已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及自主性,部分已发展出独立性。所以该时期是教育孩子接触社会的最好时机。这阶段的小孩,可以让他们接触金钱,让他们理解金钱是什么东西,金钱的功能是什么?钱从哪里来?父母可向孩子掌握:

  --金钱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当和父母购物时, 让孩子认识每件东西都有一个价值;

  --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学会储蓄的概念;

  然而,孩子对金钱观始源自父母的言行举止。比如母亲是一个购物狂,很喜欢Shopping,每次消费时不理家里是否管用,先买再说,又喜欢同一款的东西买不同的颜色,每次消费不管需要与否,只要自己喜欢想要,先买再说。以上凡此种种的行为,都会深深殖根在孩子的金钱观念上,直接影响孩子理财观念及人格发展。

  2. 成长期: (7-12)(小学阶段)

  当小孩踏入7岁,已步入小学的阶段,并从学前所学习及认知的概念续步发展出自己的性格特质。这阶段的小孩已开始有独立思考,逻辑及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随着生活经验增加,该是时候最适合教育小孩,在生活上及理财上相关的事务。如:如何好好运用零用钱;接触不同理财工具及机构,如银行及保险等角色及功能;养成储蓄及记帐习惯等。

  父母可以在该阶段,有步骤地向子女进行理财的教育,并按其性格及心智,厘定灌输理财教育的进度。更重要的是:在培育理财观念过程中,个人的品格操守是首要,好让孩子了解到金钱是重要,但并不代表拥有金钱,就能换取世界上珍贵的东西:如爱情、亲情、友情、自由、快乐、信任、幸福,分享等。父母更可教育孩子如何善用自己的天赋及能力,借着金钱,去帮助其它人。比如:人生价值及金钱价值又如何分辨等,因此该阶段父母应注意:

  --零用钱功能及背后意义;

  --如何透过零用钱分配,以达成短。中。长的个人目标;

  --银行功能角色;

  --保险的意义;

  --储蓄及记帐习惯;

  3.发展期:(13-18) (中学阶段)

  当孩子进入中学阶段,正步入成长青春期,成长及成熟程度快慢不一有些急于处理自己事务,有些仍然依赖父母,因此父母应按子女心智熟而按步就班,以下是教育中学学生理财的几点:

  --需要及想要的区分;

  --消费和处理事情一样,需要优先级;

  --初步认识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债券,房产等;

  --所有投资及理财工具背后的真正意义

  --信用卡的利弊;

  --家庭财务安排和子女的关系,如:教育基金。

  由于现阶段的子女相对成熟,父母可引用一些身边朋友或社会新闻的事例,教育孩子先花未来钱的严重后果,胡乱使用信用卡祸害,节俭及储蓄重要性等。父母更可和子女身体力行,一起进行一些小型的投资及理财计划,如小额投资一些股票或基金,让他们了解何谓风险?也让他们了解赚钱难,有斩获的投资更难,之前一定要做足准备及研究功夫,了解大环境经济气氛及各种因素,千万不能受情绪及感性主导,又或受身边的朋友人云亦云,以耳为目而影响投资决定。

  谨记一个行正道的人,才有正确的理财观念,不会行快捷方式甚至欺骗他人。因此从小为人格训练打好基础,日后长大在处理财务事情上,才会有正确观念及杰出的成就。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