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关注 > 外国的孩子假期都做些什么?
外国的孩子假期都做些什么?
1874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2-08 | 作者:来源:摇篮网
导读:在寒假中,很多中国家长会给孩子安排课外补习或者特长培训,孩子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那国外的学生假期呢?是不是和我们有不一样的过法?

 

马来西亚参加制服团体

  年底的总考试结束后,马来西亚的中小学生将迎来7周左右的长假。当然,气候是24-32℃的怡然夏日。马来西亚的家长为了保持孩子的童真,很少让孩子在假期补习或者参加特长班。

  参加制服团体是能影响马来西亚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假期活动。制服团体包括像童子军、少年警察、少年军等等,男生和女生都能参加,并且是自愿参加,学习爬山、野外生存、急救等技能。制服团体在马来西亚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如果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以通过完成制服团体规定的技能考试来给自己加分,如果在制服团体中表现优秀,很多大学都会抢着要。所以,在马来西亚,参加制服团体的学生数量众多,但它不是让你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考核,而是从升入初中开始,一直持续好几年,每个假期考核一到两项。所以,马来西亚学生的急救知识储备、自理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都比较强。

  澳大利亚假期忙打工

  12月初到1月底,在澳大利亚,年底这8周左右的美好长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中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一般会利用年底放的四周年假,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海边过圣诞和元旦。

  补习,是很多中国孩子假期中不得不做的事,但在澳大利亚,假期补习班的数量极少,只有在快到高考时才有补习。

  澳大利亚的大学生虽然年底假期比中小学生长一个月,但也不算轻松。暑期课程或者打工是他们的常见选择。打工需要大学生自己去找工作,锻炼融入社会的能力的同时,还能赚到一些钱。打工的地方一般是超市、快餐店、加油站。大学里的学生会有时也会贴出一些招工的信息。

  另外,在澳大利亚,年龄只要超过14岁零9个月,就可以打工了,所以有些高二、高三的学生也在假期打工,锻炼自力更生的能力。因为付给他们打工的报酬比成人低,所以商家也乐意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英国出国游很简单

  在英国,节假日很多,对孩子来说有暑假、复活节假期和圣诞节假期等法定节假日。其中,冬季的假期就要数圣诞节假期了,一般来说就在圣诞节前后一两周。

  寒假里,多数有条件的家庭还会带孩子一起去欧洲各国旅游。欧盟国之间不需要护照,所以出国游很简单。没上小学的孩子也拉个小拉杆箱,背个小包,虽然包里没什么东西,不过态度在那里——从小你就得自己拿自己的东西。

  英国学校普遍重视阅读,因而会布置一定(依据孩子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别)的阅读作业,并要求每本书要撰写上千字的读书报告。但是补习班在英国不普遍,家长一般不会强迫孩子去上补习班。而且请家教价格昂贵,条件好的家庭给孩子请的家教也多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只有课业特别困难、赶不上学校进度的学生,才会在寒假上补习班。

  美国假期聚会多

  如果说美国孩子的寒假,那就只有为期一两周的圣诞假期,虽然时间不长,但非常Relax(放松)

  在圣诞节假期,父母会带孩子到处走亲访友,参加各种Party,并引导孩子提高社交技能。在美国家长看来,12岁前的孩子可以少学些知识,但必须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而假期聚会就是一个好机会。

  在圣诞夜,有条件的家庭还会邀请无家可归者来家里一同过圣诞,孩子也可以借此深刻理解圣诞的分享精神。此外,去教堂也是圣诞假期里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里孩子们会读圣经、做礼拜。有些孩子还会组成小的唱诗团,挨家挨户去敲门唱圣歌,以此来赚些零花钱。

  假期里美国的初中和小学生基本没有作业。有些地方可能会组织冬令营,如农场冬令营、野外求生冬令营和冬泳冬令营等,但因为时间短,参加的人不是很多。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