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关注 > 西方父母的新年教育
西方父母的新年教育
1360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2-08 | 作者:杨 静 来源:《上海托幼亲子生活》
导读:西方父母不喜欢把教育写上日程,教条化的规定今天教育什么,明天又教育什么;他们喜欢实行“机会教育”,即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孩子适当的教育。

 

一年一度的“过新年”是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亲情教育

西方父母很注意与孩子沟通,他们认为最好的沟通方式不是说教,而是和孩子在一起活动玩乐。不过,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所以一到新年放假,父母们就会拿出大部分时间与孩子沟通,说出他们对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而孩子也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接受父母的意见。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亲情也更浓厚了。而且在游乐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打工教育

如果孩子需要用钱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西方父母常常会鼓励孩子在假期通过打工来赚钱。哪怕孩子还小,父母也会让他整理吃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有的小孩则通过帮助送报和做家务获得报酬。当然,哪些项目是义务的,哪些项目是可以得到报酬的,每个家长都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因此在西方,如果寒假一下雪,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扫雪来赚钱了。

零花钱教育

在新年,西方许多国家都有给零花钱的风俗。比如,法国的孩子们第一次从大人那儿得到的零花钱可能仅为1――5法郎,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的零花钱也会逐年增多。西方的父母认为孩子早早又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而是采取一些办法来鼓励、引导孩子更为大胆的消费。他们会建议孩子邀请小伙伴去看一场电影或给爷爷奶奶送上一束鲜花等。

分享教育

西方父母会鼓励自己的孩子把好朋友接到家中开party。在party中,孩子是主人,家长则充当保镖和调停人角色。在party前,父母往往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把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告诉他们有分享才有快乐。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给亲人个朋友赠送新年礼物时,都会努力(甚至是倾其所有)送上一份他们钟情已久的礼物。

乐观教育

乐观是一个人成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所以西方父母把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也摆上了教育的日程。在新年的前一天,一家人会聚在一起,父母带头多自己过去的一年做个总结,不如哪些事情没有做好,哪些事情令自己不开心呀,孩子也会用“过去了就过去了”来安慰彼此,并同孩子一起展望未来,许下愿望。这是每年一个必不可少的“节日”,因为这会让孩子看到希望,用积极的精神来生活。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