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贝尔教具外形从简单到复杂,具有连续性。通过分解、组合点、线、面、体等几何方面的基本图形,使幼儿在摆弄和游玩中理解数学原理,通过对各种图形的分类、排列、组合与分解,提高他们的专注力、构想力、思考力及创造力。幼儿可以在对实物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物体特征构想出图形,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拼摆、堆砌、拆装。这些活动家反复进行幼儿很容易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得了知识,学习了推理,加强了同伴之间的交往,发展了语言。
受福氏所处历史年代和信仰的限制,他将自己设计的这一系列教具称做“恩物”但从今天观点看其教具的教育作用并未受到影响,现今市场上见到的福禄贝尔教具共为十四款,现对照福禄贝尔创造这些玩具的本质特点做如下介绍(对照商品编号介绍每件玩具特征及其之间关系)
福氏教具①(体)(认识颜色)
特征:直径1.5cm的毛线钩织的,内有软体填充物的球体,分为红、橙、黄、绿、蓝、紫、黑、白八种颜色,每球都配有毛线钩织的球带。
福氏教具②(形状)
特征:直径1.5cm的木制圆、圆柱体及边长1.5cm的立方体,简称三体。
配有木架,可将三体悬挂架上,三体会旋转。
福氏教具③(数量)
特征:边长3cm的木制立方体八块,拼成为边长6cm的立方体。
福氏教具④(宽度)
特征:八块砖形木片拼成边长为6cm的立方体。
福氏教具⑤(认识均衡与对称)
特征:边长9cm的立方体,切割为边3cm的正方体21个,边长为3cm的等腰三角柱体6个,在6个三角柱体基础上切割成小等腰三角柱体12个。
福氏教具⑤B(各种形体的综合,为现用各种积木的雏形)
特征:边长9cm立方体,由3cm边长的立方体12块及三角柱体、圆柱体、半拱形、半圆柱体多个组成。
福氏教具⑤P(各种形体的综合,为现用各种积木的雏形)
特征:边长为12㎝的扁盒,内含边长3㎝立方体9个,每个立方体4面书写数目字,1/2、1/4圆柱体等。
福氏教具⑥(比例)
边长9㎝的立方体,切割为边长6㎝砖形木块15块,边长3㎝的方形木块12块。1/2边长6㎝的木条6个。
福氏教具⑦(面)
特征:有等腰、等边、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半圆等各色平面木片多个。
福氏教具⑧(线)
特征:最长15㎝,最短3㎝各种长度的木本色、彩色木制细棒,可供比较、组合、分解。
福氏教具⑨(曲线)
特征:直径不同、木本色、色彩不同的全圆、半圆、1/4圆曲线。
福氏教具⑩(点)
特征:直径1㎝的木制圆点状彩色颗粒多个。
福氏教具J①(体)为后人发展之教具
特征:各色、各种形体的穿珠多个,并配有彩色丝绳,可做穿编使用。
福氏教具J②(认识点与面的关系及练习穿编)为后人发展之教具
特征:有木制、整齐排列的多孔底盘和能在底盘上镶嵌的小木塞100个、彩色丝带多条。
福禄贝尔教具的另一类为手工制作部分,如体——粘土、厚纸、贴纸等;面——折纸、剪纸、绘画、贴纸等;线——刺绣、编织、线画、缝工等;点——串珠、钮扣、打洞等,这里不赘述。
福禄贝尔认为教具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物,他讲,看到儿童的游戏(玩耍)也可以了解到儿童内在需要及发展的特性。福禄贝尔是教育史是第一位承认“游戏”教育价值的教育家,也是第一位为儿童创作游戏物——教具的人。福氏教具最早为六种,后由其弟子延伸为二十种,现在市场上见到的为十四种,但其排列顺序与福氏原始教具理念一致。(本文将在下个题目中向大家介绍)它的教育作用并没有削减。
福氏系列教具的主要教育作用:
1、培养幼儿创造力
福氏教学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先让幼儿通过对教具的操作学得某种概念或原则之后,再让幼儿依原则去加深理解并对教具进行多种组合,而不是死死板板照老师指示去做,从此过程中培养幼儿创造力,如福氏教具⑤(大正方体),当幼儿了解什么是中心花样后,再让幼儿依对称性原则自由组合图形;再如玩福氏教具⑨时发现幼儿所组合成的各种图形其颜色或形状都非常对称,由此看来,教具是可以发展儿童创造性的。
2、培养幼儿数的概念
教具不公可以培养对称性或中心花样等概念,更能利用教具从事数教育,认知发展学家皮亚杰(Piaget)认为幼儿(二岁~七岁)是属于、具体操作前期(Pre-operationl period),此期应尽量为幼儿提供具体的教具,而福氏教具正符合此要求,我们可以利用教具使幼儿初步理解+-×÷等概念,在此强调的不是提前上小学课程,也不是要幼儿强记4+2=6,3×3=9……等公式,而是让幼儿从实际操作教具过程中了解+-×÷的意义,如从福氏教具⑤中老师可以问幼儿一个正方体可以变成两块大三角柱,那二块正方体可以变成几个大三角柱?(乘法问题)
3、培养保留概念
皮亚杰认为保留概念是指:个体对一刺激物之反应,不限于知觉直接感受到的部分,更重要是了解刺激原有的特性,不受外形改变的影响,而此教具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此概念。如用福氏教具⑦要求幼儿玩智慧游戏时,拿出四块等腰三角形,排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等等形状,然后问幼儿哪个比较大或是一样大?为什么?若具有保留概念的幼儿会说两个一样大,因为都有是四块等腰三角形所拼成的。(注意四块及等腰三角形是回答重点)。
4、培养推理能力
目前有许多学生只会背诵而不会思考,这是从小教师没有机会让儿童思考,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培养幼儿逻辑推理能力,从教具操作过和中亦可练习推理的能力,如玩过福氏教具③、④、⑤、⑥后,老师可以问幼儿四块大三角柱可以拼成几块长方体,若是幼儿了解四块大三角柱可以拼成二块正方体,而二块正方体可以拼成一块长方体时就可以回答此问题,这就是推理的程序。
5、培养幼儿规律性的习惯
每一教具的收法及取法上都有一定的规定,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规律性行为,再者,如排列各种图形都有会要求幼儿注意对称性,这亦是规律性行为的另一种表现,事实证明操作过教具的幼儿对于任何教具都有“物归原处”和习惯。
6、帮助幼儿很容易的了解什么是正方体、长方体等概念
幼儿知道什么是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等概念,更晓得形状之间可以互换,如二个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四块正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等,有了这些基础以后,学习体积与面积问题就很容易了。
7、有利于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福氏教具设计上就非常重视整体(社会)与部分(个体)之间的关系,如福氏教具③中若缺少一块小正方体就无法构成幼儿混合自由创作,这些都在无形中培养幼儿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