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营养 > 零食 > 三妙招让宝贝远离垃圾食品
三妙招让宝贝远离垃圾食品
1142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3-18 | 作者:来源于妈咪宝贝
导读:全球的健康专家不断向人们呼吁:抵制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及含色素、防腐剂、各种添加剂的食物,并将其称之为“垃圾食品”。

 

全球的健康专家不断向人们呼吁:抵制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及含色素、防腐剂、各种添加剂的食物,并将其称之为垃圾食品。过度食用垃圾食品会导致儿童肥胖、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症状。所以,妈咪一定要引起重视,让宝贝远离这些引起健康隐患的垃圾食品。

琳琳妈的困惑:

琳琳3岁了,从小胃口就比较小,所以正餐之外妈咪很少给她吃零食,尤其是不给她糖果、饮料之类的食品。去超市看到巧克力、果冻之类的,妈咪允许琳琳玩玩,并告诉她这些食品不适合宝贝吃。有时在外面玩,别人给琳琳吃,琳琳也不馋,偶尔尝一下也就罢了。不久前,琳琳在邻居家喝了一次碳酸饮料,以后就总在超市里找,虽说当时妈咪没有给她买,但妈咪已经察觉琳琳很想要。

现在琳琳慢慢长大了,以后受身边小朋友的影响,会不会也要经常闹着吃这些食品呢?妈咪现在还是以为主,少让她接触这些东西,但以后琳琳自理能力增加了,可能就会接触得越来越多,她能否抵抗这些花花绿绿又口感鲜美的垃圾食品的诱惑?

让宝贝远离垃圾食品3妙招

1.转移注意力

宝贝周末跟着妈咪在小区里玩小汽车,看着邻居小朋友吃奶糖,眼睛就盯着那白底蓝花的图案,十分专注,嘴也跟着动了动。妈咪装作对这些糖纸感兴趣,同宝贝一起欣赏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巧妙地将宝贝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游戏上,这个小汽车很好,可惜不能开,你的脚踏车呢?宝贝转过头去找脚踏车,妈咪又说:这地方太小,脚踏车跑不快,我们到花园那边去,让汽车和脚踏车赛跑。就这样,妈咪成功让宝贝转移了注意力,一玩得高兴,宝贝就想不起刚才的奶糖了。

妙招要点:

宝贝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如果看不见也就忘到脑后了。这样的即兴创作对妈咪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就像一场智力竞赛,妈咪得比宝贝聪明才有可能胜出。

2.积极心理预防

妈咪也可随时和宝贝聊天沟通,比如对宝贝比较崇拜或喜欢的人物,可以告诉他,这些人在小时候就不喜欢吃垃圾食品,所以才这么漂亮、勇敢、厉害!不断灌输这样的概念,宝贝当然不会马上理解,但重复的次数多了,他心里会有一个概念,妈咪不赞成我吃太多这些红红绿绿的东西。再有贪吃的欲望时,他就会犹豫。

妙招要点:

这是一项长远的说服工作,等宝贝大一点,有了分辨能力和自制能力,妈咪的话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今后对食物的选择。

3.丰富日常饮食

平日里尽量让宝贝多吃水果、蔬菜、坚果、红枣、奶制品之类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把他那小小的胃占满。饱饱的感觉不会让宝贝再生出吃其他食物的欲望,同时又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休息日的时候,妈咪可以和宝贝一起亲手做上一盘水果蔬菜沙拉。各种颜色的果肉和蔬菜拌在一起,浇上乳黄色的蛋黄酱,赤橙黄绿,又鲜亮又美味诱人。而且,富有想象力的妈咪,还可以和宝贝将沙拉摆出各种形状,盛在漂亮的碗里,吃起来口感也爽爽的,这样会使宝贝觉得这比那些包装袋里的食品更有吸引力。

妙招要点:如果日常饮食能让宝贝一见倾心,那么他就会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小食品抛到脑后了。

域外传真:婴幼儿进甜食不宜超过食物总量的20%

最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很多仍处于婴幼期的小宝贝,已被垃圾食品包围了。科学家对400名从6个月到4岁大的婴幼儿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有近1/4的宝贝吃的所有食物都是垃圾食品,如加糖饮料、果汁和软饮料及功能性饮料。

而健康专家们目前划定的婴幼儿食用甜点标准是,不要超过食物总量的20%。大量食用垃圾食品,会引发婴幼儿发生营养缺乏症,尤其是宝贝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处在发育阶段,需要全面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

特别要注意的是,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大量食用垃圾食品会导致肥胖,但由于宝贝处在发育期,即使吃了过量的垃圾食品,也不一定就会表现为体重超标。所以,不能仅以宝贝的体重为观察指标,而要注重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