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幼儿成长百科 > 专家:男孩6岁前读书是坏事
专家:男孩6岁前读书是坏事
1036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3-20 | 作者:来源于39健康网
导读:调皮捣蛋,成绩不如女孩好,辍学率、犯罪率比女孩高……曾几何时,男孩就是“麻烦”的代名词。日前,教育专家孙云晓的一份调查报告更加深了社会对“男孩危机”的关注。

 

  男孩教育应因性施教

  调皮捣蛋,成绩不如女孩好,辍学率、犯罪率比女孩高……曾几何时,男孩就是麻烦的代名词。日前,教育专家孙云晓的一份调查报告更加深了社会对男孩危机的关注。

  这项由中国青少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主持的研究表明:男孩身心发育显著迟缓于女孩,并具有容易冲动而控制力较低的特点,所以千万不要让男孩在6岁前入学。

  男孩麻烦比女孩多

  男孩危机主要体现在学业、心理、体质等方面。孙云晓指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危机。

  以学业为例,2006—2008年连续两个年度,在全国约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大学女生人数均为男生的两倍左右。再看心理危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达68.64%,远远高于女性的31.36%

  男孩危机并非中国独有,已成为国际性现象。在英国,女生几乎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现优异。在美国,男生比女生更早辍学,脱离正式的教育制度。

  4个对策挽救男孩危机

  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因生理发育迟缓所致。研究组认为,三大原因造成目前的男孩危机:一是忽视男孩发育落后的事实。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落后于女孩。为此,孙云晓建议:父母们千万不要让男孩在6岁前入学。二是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三是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男孩爱冒险、爱跑动,许多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等。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表示,在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按部就班、听话服从、反复练习、记忆优先,这样更加容易发挥女孩的优势。

  如何拯救男孩,造就新时代的男子汉?改变对男孩的态度,建立按照性别施教的教育模式非常关键。孙云晓提出了4个具体对策: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实;二是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三是母亲要勇于放养男孩;四是学校和家庭要按照性别施教。

  晚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98月,重庆、济南等地出现了剖腹产的高峰,因为年满6岁才能入小学的年龄限制,急煞了那些在9月临产的孕妇———为了让孩子不超龄读书,妈妈们争先恐后赶在8月剖腹产。

  这让我联想起另一件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施建农教授是研究超常儿童的专家,他再三说明超常儿童只占同龄人的1-3%。但让我惊讶的是,相当多的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而且认为即使暂时不达标经过努力培养似乎也可以成为超常儿童。那阵势,好像半数以上的孩子都要成为超常儿童,尽管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讨论儿童发展的时候,父母们往往希望孩子尽早入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想让孩子尽可能早入学,想尽一切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这对于男孩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其结果很可能成为酿成摧残男孩的悲剧。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许多。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汉字更加困难。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愚笨或迟钝,这可能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想想看,当同样年龄的男孩和女孩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话时,谁能理解得更多?谁又能做出更正确的反应呢?

  当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把宝贝送进学校,他们往往会得到一个难以相信的结果,儿子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居然还成了问题儿童?在小学里,绝对是女孩的天下,她们聪明乖巧,处事伶俐,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所以班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即使与男生发生冲突,发育领先的女孩也完全能把男孩打得落花流水,且不说还有诸多计谋使男孩甘拜下风的。有个小学生问:为什么现在的女生常常欺负男生?今年我在博客上作了回答,几天之内竟有5万多人阅读。许多博友表示在小学和中学男生常常不如女生都是事实。

  正是基于对男孩发育迟于女孩的发现,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已经在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