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是幼儿语言形成的准备期,别看这个时候宝宝还不会说话,但并不代表他不能学习、不会学习,恰恰相反,他就像一块饥渴的海绵,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来自成人和环境的言语刺激,为真正的语言形成做着发音和理解方面的双重准备。1岁~3岁是宝宝语言形成期,在这个阶段,宝宝能说的词越来越多,特别是2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家长对0~3岁宝宝的言语训练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不让更多的宝宝错过这个发育的敏感期,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前不久研发了一个从小关怀儿童语言发展的服务体系——《0~3岁儿童语言发展家庭支持的研发与探索》,填补了国内早期儿童语言发展家长跟踪和筛查系统的空白,指导家长在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其做相应的言语训练,刺激宝宝的语言发展,此项目被列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重点立项项目。
在稳步推进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方面,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也做了不少实事:为解决北京市幼儿入托难问题,不断扩班增容,从2007年的6个班级扩大到2011年的13个班,相当新开设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幼儿园;学前班也从2007年的4个班,扩大达到2011年的6个班。
该园的学前班经过潜心研究和实践,逐渐完善幼小衔接的“四个过渡”模式和课程体系,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在教育理念上,强调“共情润心——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培养”多元生活教育特色的建构,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该园还开展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长桥0~6岁儿童家庭教育支持计划》《民间体育游戏中促进婴幼儿心理社会能力》等省部级研究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推进0-6岁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早教、幼儿教育和学前班结构完整,强调学前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研究,注重3~6.5岁(小、中、大、学前班)的一贯式培养,做好科学育儿、综合素养的培养,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如今年推出的学前一贯式幼儿天文启蒙和素质教育和去年推出的学前一贯式“比比和朋友”儿童情绪社会能力培养。
近年来,中国儿童中心为少年儿童和家长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服务:继免费向社会开设《儿童健康公益讲座》后,出版了《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营养保健篇)和《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教育心理篇),为家长提供了全新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开展公益活动,服务家长和儿童,如免费向儿童家长开放图书馆;开设家庭亲子阅览室,每年举办家庭教育电视讲座近百期;在中心网站上增加好书推介与书目信息浏览服务;今年3~8月开展以“儿童为本、家长主体、多向互动”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活动、系列家庭亲子活动等,寻求校外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如“如何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系列活动,深受家长儿童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