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保健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儿童进行整体护理,以促进儿童健康发育的专科护理。其研究内容包括儿童整张发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保健措施及患病儿童的护理。广义上讲,一切涉及儿童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童护理保健的范围。
儿童护理保健的特点是什么?
儿童护理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护理评估难度大
二、病情观察任务较重
三、护理项目繁杂琐碎
四、护理技术要求较高
五、心理护理责任重大
儿童保健具有自身的特点:
孩子3-6岁为学龄前期。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作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小学作好准备。学龄前期小儿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因接触面广,仍可发生传染病,易患急性肾炎、风湿病等;因喜模仿又无经验,故意外事故较多。应依据这些特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怎么进行儿童护理保健?
家庭护理保健
应具备一些简易设施,使病儿在家庭治疗、休养期间能有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正常居家环境。
(1)病床的设置:以单人床为好,床头靠墙,床旁留有一定空间,便于护理、照料病儿,床不宜直接面对风口,以免冷风直接吹向病人。病儿的被盖应选用轻、软的棉被,最好是用便于换洗的开口被套。
(2)室内温度与湿度:一般屋内温度以18~25℃为宜。室温过高,影响发热病儿的散热,室温过低在治疗护理病儿时容易受凉。
室内湿度以50~60%为宜。对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室内湿度偏高些为好,以保持呼吸道分泌物的湿润,易于排出,也可避免咽部干燥难受。湿度不足时可在地上洒水,或冬天在炉上置热水壶。
(3)室内应通风良好:使能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没有汗水及排泄物的臭味。室内空气污浊,病儿可出现头晕、疲倦、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室内严禁吸烟。
(4)室内最好设有简便护理用具:如体温计、消毒的酒精药物、消毒棉签、清洁用纸巾或洗手尤其是流动水洗手的设备。
(5)室内有病儿排泄物专用设备,如可作痰盂、便器用的容器,以便于消毒的为好。
生病儿童护理保健
采用科学方法养育孩子能使孩子少生病,一旦生了病,护理得当,恢复起来就快。疾病痊愈要靠身体的抵抗力,打针吃药只是协助身体战胜疾病。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这充分说明护理的重要了。
1、休息是恢复身体疲劳、减少身体能量消耗的最好方法
婴幼儿身体的调节机能还未完善,有时往往出现孩子发烧至40℃,精神却很好,因此很难做到卧床休息。为了不使孩子出去玩耍能好好休息,尽可能让他在房间内或床上听音乐、看画、讲故事、搭积木等,当孩子对游戏不感兴趣的时候,适当地抱抱他。
2、要多喝开水
多喝水对身体起什么作用呢?水分在身体组织成分中占很大的比重,年龄越小比重越大,婴幼儿身体内水分的总量占体重的70~75%。由于发烧,出汗较多,水分消耗增加,这就需要多喝水及时加以补充。多喝水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体内的毒素从大、小便中排出,多喝水还能起到降低体温作用。但是常常碰到孩子不肯喝水,这就要家长想方设法,如在水中加些鲜果汁。对大便稀薄的孩子,不宜多喝糖水,可喝些淡茶水,茶叶内有鞣酸,对大便有收敛作用。
3、饮食调理
孩子患病后消化机能降低,出现食欲下降,胃口不好。这时过多吃营养食物是不能吸收和利用的,反而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最好能根据病儿平时饮食习惯,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吃些富于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蒸蛋、粥、面等。如孩子体温较高,不肯吃,可采用少吃多餐,每次吃得少一些、次数多一些。如孩子实在不思饮食,家长不要过于勉强。
4、要给孩子测量体温
一般说体温高低是疾病变化的标志之一。体温高时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如体温在38℃以下,上下午各测量一次就可以了,采用腋下测量比较安全。体温的波动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早上起床时体温比较低,上午8~9时开始体温逐渐上升,到晚上9~10时达到最高,以后又慢慢下降。病儿体温一般呈波浪形,但是像下楼梯一样,逐步下降到正常。假若病儿的体温变化符合这个规律,家长可不必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