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保健 > 护理 > 别让台风“刮”走宝宝的健康
别让台风“刮”走宝宝的健康
999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9-24 | 作者:来源于pcbaby
导读:台风来临前气温持续升高,高温容易引起中暑,而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又导致气温大幅下降,台风过后气温则又大幅度回升。气温的大起大落,最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预防两大皮肤病

  1.湿疹

  台风暴雨过后,气候潮湿,如果双腿长期泡在污浊的水中,双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可能在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有时候还有脓可渗出,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而孩子的皮肤比较嫩,接触污水容易引发湿疹。

  对策:专家提醒,雨天和雨后要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在水中玩耍,如果一定要下水,可提前外涂防水油膏,或出水后用1%的盐水浸泡双小腿约半小时,然后再用清洁水洗净晾干。

  2.蚊虫叮咬

  连日阴雨天,气候潮湿,很多家庭都有一股霉味,吸引了很多蚊虫。很多人被蚊虫叮咬后身上刺痒,好像有虫子爬的感觉,皮肤上还会起小疙瘩。

  夏秋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而洪水泛滥更促进了蚊虫的孳生,很多人睡觉时容易遭到蚊虫的叮咬等,一些孩子也很容易遭蚊虫偷袭,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有时在皮疹的顶端有透明的小水疱,被蚊虫叮咬后,皮损较痒,往往在皮肤上可见到抓痕。

  对策:夏秋季应尽量使用蚊帐,并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适当涂抹花露水”“蚊不叮等外用防护剂可以较好地避免蚊虫叮咬。对于虫咬皮炎,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其他止痒剂可减轻症状,也可外用激素类药膏。

  衣食住行需留心

  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为主,避免食过热的东西。广东人喜欢煲冬瓜汤,医生建议,如适量加进茯苓,可达到防湿的功效。还应注意多饮水,避免过量喝冷饮,这也是防病的有效措施。

  在保健方面,医生提醒要适时增减衣服,尤其要注意小孩的睡眠。因为目前天气以晴好为主,小孩多贪玩少睡,而睡眠不足,往往会影响健康引发疾病。

  在台风季节,要因天制宜防感冒。当天气发生突变时,要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诱发感冒;在天气突变后的一两天内,要尽能地少去公共场所,以防被传染上感冒。

  台风过后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紫苏可调整肠胃

  夏秋季容易因饮食不洁,吃东西前没有洗手等,导致肚子痛,再加上感冒几率增加,所以肠胃不适的情况很常见,建议多吃紫苏。可利用潮湿都可买到的紫苏梅酱约5克,冲冷开水喝,一天喝250C.C.;或在中药行可买到干紫苏叶约3克,加3段葱白或1颗乌梅后冲入300C.C.沸水,待凉即可喝,都可预防肠胃不适。

  另外,若是淋到雨,可喝点淡姜汤,用约1个小指指头分量的姜末,冲300C.C.沸水后加红糖,待凉即可喝,可去寒气,避免感冒、肚子痛、头痛,但是嘴巴容易破、易上火的人不要喝,可改喝甘草3片加薄荷叶适量泡成的甘草薄荷茶。

  艾草驱赶蚊虫

  台风过后易滋生蚊虫,医师建议可在家里的角落放些干艾草,有淡香味可驱虫,但如果闻不习惯的人就不建议防,可改放木炭,吸室内湿气或开除湿机。医师说明,连续数日的湿雨,再加上气温高,容易有水肿、头昏、烦躁、无食欲等湿热症状,有些人会因此长湿疹,可喝薏仁汤、冬瓜汤利水去湿来预防,若仍觉得头重、不舒服,表示可能感冒了,建议找医师诊断。

【专家提醒】

台风来临前气温持续升高,高温容易引起中暑,而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又导致气温大幅下降,台风过后气温则又大幅度回升。气温的大起大落,最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最近到医院看病的人明显增多,常见的是感冒,咳嗽、发热、慢性支气管炎等等。

【专家建议】

台风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预防各种呼吸道疾病。高温时段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饮食保健方面,应该以清淡为主,还应注意多饮水,避免过量喝冷饮。此外还可适当服用一些清热解毒、防治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如明兴清开灵。明兴清开灵是古代温病名方安宫牛黄丸的现代制剂,由板蓝根、金银花、黄芩、栀子、胆酸、珍珠目等八味强效抗病毒、清热毒的纯中药成分组成,能有效防治感冒、流感、发热、咽喉肿痛等疾病,可作为家庭常备药物。

  台风天究竟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台风挟有的巨大能量,对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破坏力,人体肉身对它更是轻如鸿毛。在毫无防备的前提下,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常常是无法估量的。孟加拉国就曾在一次台风灾难中死亡三十万人。即使在台风预报比较准确、政府预案比较周全的今天,想绝对避免台风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也是不可能的。台风会刮断输电线路,刮落悬空物(如广告牌),与台风相伴的暴雨会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和交通路基的塌陷或断裂,而暴雨后的洪涝又会诱发许多传染病的蔓延……凡此种种,都可视为台风对人体生命的直接或间接威胁。

  从字面上看,台风的主要气象要素是狂风;就内容论,低气压才是台风的精华所在。在台风袭击时,这两种要素对人体健康又有怎样的负面影响呢?

  风声、风速都是帮凶

科学家发现,大风呼啸时,风力的声音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从而使人产生包括恐惧在内的一些心理障碍。台风来临时,伴随着天气变化,气温也会大幅下降。而科学实验证实,当空气温度低于20时,风力每增加2级,就相当于气温下降5-6(也就是通常说的感觉温度”)。所以,每逢台风来临时,风速骤增,气温突降,而感觉温度下降得就更厉害了,人体寒冷的感觉会突增(此时,人们并无增添衣服的习惯和欲望),这样,大风就会使得人体呼吸道局部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的纤毛活动减慢,气管排出细菌的功能减弱,故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是感冒、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在凉风吹拂下,病情极易复发,一些发热病症,一遇凉风势必加重病情。

在大风和相对低温的刺激下,人体动脉平均压升高,心肌需氧指数也相应增高。据医疗气象学家研究,约77%的心肌梗塞患者对降温明显的大风过程有显著的敏感症状,这样的过程对关节病症、胃部病症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另外,我国台风也经常发生在夏秋交替时节,此时,如果台风影响时间较长,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

  低气压直接影响体内供氧

台风作为一种低气压天气过程,低气压本身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内氧气的供应。人每天需要大约750毫克的氧气,其中20%为大脑耗用,因脑需氧量最多。当自然界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的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都随之下降,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头晕等症状,神经系统也会发生障碍。尤其在台风中心(也就是台风眼”)移来时,气压常常降到900多百帕,心脑血管病或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会有明显的不适,而健康人因为台风眼的迅速移出,气压逐渐升高,就可能忽略了低气压的不适

专家经过数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咳血、血痰加重的程度与低压环流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病情恶化时,有90%是在低压环流形势下发生的,有半数以上是在低压过境时发生的。如同雷雨前的高温高湿天气(此时气压较低)一样,台风到来前,人们也会有一种憋气和压抑,使人的植物神经趋向紧张,容易引起一些不适症状的生理病症。

  感冒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实践也表明,每当发生一次天气突变,感冒的人数常常也就随之突增。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而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常常诱发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等其它疾病。医生提醒,市民要注意饮食,注意穿衣,注意睡眠。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