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首页 > 教育 > 世界育儿观 > 让儿童成长为一个具有精神性的人
让儿童成长为一个具有精神性的人
1017次阅读  2条评论  | 2013-07-22 | 作者:孙瑞雪
导读:5岁后,儿童早期依靠精神胚胎建构自己的过程已经完成。儿童已经具备了心理、认知等探索精神世界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接受早期的人文教育。

 

   儿童真正的精神生活从5岁开始

    15岁后,儿童早期依靠精神胚胎建构自己的过程已经完成。儿童已经具备了心理、认知等探索精神世界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接受早期的人文教育。

    2)语言是精神的象征。5岁后的儿童已经打好了充分的语言基础。基础打好后,5岁后的儿童就有了强大的精神需求,这个时候,人文教育就可以和人文生活并存了。

这个时期,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精神生活,儿童内在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儿童对精神的需求是显现的。为儿童建构完整的精神框架做准备的。

    因此这个阶段需要提供非常好的精神生活和包罗万象的学科教育。音乐、绘画、色彩、雕塑、自然、实验、天文、地理、体育、舞蹈、语文、数学等。

    人文教育不是为了驯化儿童做什么,更不是为了学习学科知识。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使一个生命成为什么样。所以,人文学科的重点是为了帮助儿童获得那个领域的精神。任何人文学科都是为了培养和建构人的心灵活动,这个里程就此创造了一个人格独立的、精神性的人。

    1)任何学科都不得强制儿童去做。

    2)任何学科都不能脱离儿童的感觉、情绪,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是让孩子生活其中。如果脱离了与儿童的连接,学习的事物就变成了技术,无法培养一个具有精神性的人。

    今天讲了一早晨的课,终于讲到最核心的地方。这个核心是什么呢?如果我是一个儿童,我看到这一束花,这花在我的外面,我可以看到它也可以看不到它,我如何能看到它呢,它是我生命之外的东西?我如何能看到它,我和它是两个世界,只有一样东西能够把我和它连接在一起,就是心灵。一旦我的心灵跟这束花连接上,我就真正的看到了。而我的心灵如何跟这束花连接呢?只有靠感觉。我站在这儿给大家讲,我必须寻找大家的感觉,我说的每句话争取跟大家的感觉连接上,我必须让我的心灵跟在座每一个人的心灵连接上,大家才能听懂我在说什么,我才能听到大家想听什么。

    所以,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产生连接最核心的在哪里呢?

    让儿童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和自然产生生命的连接并以此发现自然的奥秘。

    让儿童生活在外在的环境中,让儿童和外在世界产生连接。并依此发现外在世界的秘密。让儿童生活在音乐、美术的环境中,让儿童和音乐、色彩产生连接,并依此发现艺术的秘密。

    让儿童生活在文学和语言的环境中,让儿童和语言产生连接,并依此发现语言的秘密。

    让儿童生活在关系的环境中,让儿童和人产生连接。并依此发现关系的秘密。

    自然、环境、艺术、文学、人,只不过是一个存在,他们不是孩子成长的根本。成长的根本在于心灵和那些存在产生碰撞和连接。连接上了,一切才变得有意义。

    最伟大的连接,是人与人的连接。连接是生命的共鸣。

    心灵活动可以导致人类意识的进化。生物学家发现,所有生物的遗传基因都是自私的。包括人类。但是人类却拥有人类之爱和利他行为。这种爱和利他行为就来自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人类的心灵活动。这种心灵活动可以带来人类个体意识的进化,儿童的精神生活实际就是这种心灵活动,她会带来儿童意识的进化。这种进化的状态,在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形成自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与孩子共享精神生活。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 在线评论
  • 登录后发布评论
  • 你可以输入200
添加表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家长无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总计 0 个记录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家长无忧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如本网站的转载稿和图书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Copyright ©2013-2020 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1bbm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3443号
    国际标准编码:ISBN 978-7-88523-372-3ISBN 978-7-900492-64-7ISBN 978-7-88523-350-1ISBN 978-7-900492-56-2